福田一家两代人薪火相传投身文化公益事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文/图
2023-07-19 19:35
收录于专题:民政之声

不久前,皇庭文化广场最初的发起和建设者潘伯离世,他的儿子潘锡明继承父亲的遗愿,继续翻新皇庭文化广场为左邻右舍创造一个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的好去处,完成其未完成的心愿。据悉,两代人薪火相传,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入公益事业,他们的事迹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掏腰包建文化广场,潘伯投身深圳文化公益事业近40年

潘伯全名叫潘清樵,1924年出生,广东江门人,1984年退休后,他来到深圳,从此与深圳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投身深圳文化公益事业近40年。

“我爸爸在深圳的故事大概分成两段,一段主要发生在罗湖区翠竹苑小区,另一段主要是在皇庭世纪小区。”7月18日,记者来到潘伯故居翠竹苑采访。潘锡明告诉记者,潘伯刚来深圳那会,住在翠竹苑,在他与其他业主长达10年的努力下,小区内建起了一栋两层高、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翠竹苑活动中心,成为这个有近百栋楼的大型小区唯一的文化活动场所。在潘伯的组织下,小区的居民联谊会、老年协会都陆续成立,平时经常组织居民跳舞、唱歌、书画、手工等等活动,受到大家欢迎。

2004年前后,潘伯搬到皇庭世纪小区,已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闲不下来,看到小区门口一段路坑坑洼洼的,居民出行很不便,他就不断向上级部门反映,找到了区政府、街道办等要求处理,经过四年时间,问题最终得到了根本解决。

2016年底,潘伯又发现皇庭世纪小区的公共场所几乎没什么文化场所,居民想看份报纸都困难,尤其是小区2栋架空层300多平方米的空间一直闲置在那里,一向热衷文化活动的他,就萌生了建设一个小区文化广场的念头。已经92岁高龄的潘伯自掏腰包,并坚持自己购置文化广场所需的物品。在他的影响下,小区居民、物业管理处、皇岗社区工作站也一起参与其中。

经过大家一年的努力,皇庭文化广场初步成型,乒乓角、培训室、图书角、书法角以及茶艺室等应有尽有。潘伯除了自己掏钱,还把自己收藏的几百张CD贡献给文化广场的音乐角。而潘伯每天都会来这里打扫卫生,清点物品,精心维护文化广场的设施。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潘伯的体力逐渐不支,但他还是放心不下,偶尔会让家人用轮椅推着自己到文化广场去,看看广场还缺什么。

父亲常常把“感恩祖国、回馈社会”挂在嘴边,我将传承下去

“我爸以前热心公益,老是不着家,妈妈有时不太高兴,他就会跟我们说,自己退休后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国家发的退休工资,吃喝也不愁,他很感恩祖国,想做点事情回馈社会。”潘锡明回忆起父亲在世时,常常把“感恩祖国、回馈社会”挂在嘴边。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也非常热衷社会公益活动。经引荐,他加入深圳市联善公益基金会,在秘书长带领下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与腾讯公益发起的“橙益计划”,共募集资金45万元,将善款用于支援江西赣州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同时协助秘书长与韬奋直播基地成立“宝妈创业基地”及坪山区“邻里家事调解中心”。作为深圳市生活服务类行业联合党委委员,他积极贯彻上级党委关于社会组织党工作建全覆盖的要求,在深圳市联善公益基金会筹办成立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2023年被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日常他还积极参与海博会、信访局值日等各项志愿服务,被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评为“2022年度优秀志愿者”。

潘锡明告诉记者,料理好父亲的后事,他将与热心皇庭文化站建设的业户代表一起举行“皇庭文化站未来发展的座谈会”,诚邀福田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福田街道、皇岗社区、皇庭物业、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管委会、福田文明学院等各部门代表,探讨将皇庭文化站建设升级为福田区首个居民小区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由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管委会与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通过“社工+义工”的“双工联动”模式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理,让小区居民和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携手共建成为深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试点模范小区,把文化公益事业传承下去。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