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深圳的年轻人需要重新讲述“故事的春天”
​晶报记者 林菲
2023-07-17 21:22
收录于专题:大视野

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到经济特区,再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拥有的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还有温暖的海风,奔腾的海浪,以及值得记录的一个又一个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深圳故事。这些故事见证着深圳的日新月异,也见证着深圳人步履不停,开拓进取。7月15日下午,晶报总编辑胡洪侠做客深圳文化市民大讲堂,以“春天的故事与故事的春天”为题,与大家探讨深圳故事讲述方式与视野的演变及其创新迭代的可能。

“我们这个城市40年生成了大量的故事素材,但是只有故事素材被讲述,被成功讲述,被传播,才是故事。”胡洪侠称,故事会经典化,只有被经典化了的故事才是经典故事,而深圳有许多经典故事都已经被标签化了,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第一炮、土地拍卖第一锤、深圳速度等等,所有这些标签背后都不只有一个精彩的经典故事。

作为一个传媒工作者,胡洪侠认为当今的城市形象传播和营销已经进入故事化时代。最初闯深圳的一代人曾经讲述过“春天的故事”,而如今年轻人需要重新讲述深圳故事,他们需要“故事的春天”。

胡洪侠表示,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故事容器,城市是一个生产、容纳、编织、传输、传播,输出故事的地方。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传播力、魅惑力、号召力、美育度、能见度,大多来自于故事。“什么叫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就是要讲述公众爱听,愿意分享的故事,让城市获得关注和信任。”

那么,深圳故事该怎么讲呢?胡洪侠称,讲故事的规律有很多,“春天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模式,一种讲法,但是这个讲法是宏大叙事。改革开放40多年后,当人们再来谈深圳,这里就不仅仅是市场,不仅仅是职场,不仅仅是战场,它成了我们的家。“我们要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这个城市普通人的故事,有烟火气的故事,和宏大叙事相映生辉的故事。”他认为,这个时代讲故事的规律应该有所转变。

胡洪侠以晶报的探索为例,来阐述如何迎接“故事的春天”。晶报从去年5月9日开始从一份都市报深度转型为大文化,而且是全员视频转型。晶报讲过深港文脉的故事、深圳的地名故事、深圳视野的香港故事,大湾区的城际故事、海洋深圳的故事、猪脚饭的故事、椰子鸡的故事,年轻人的故事,烟火的故事。这就是晶报迎接“故事的春天”所做的一个努力。

而近来火遍全国的舞剧《咏春》,也是深圳讲述“故事的春天”的一次成功探索。《咏春》是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之下,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是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演的一部原创的舞台精品,已经获得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和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这个剧从202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深圳成功首演之后,随即登陆B站跨年晚会,直播当晚的峰值过了两亿,获得世界各界广泛好评。

“《咏春》这个剧出圈了,我们现在要问的是为什么《咏春》这个剧出圈?它对我们讲述深圳故事有什么启迪?”胡洪侠称,它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关于如何讲好深圳故事的门路、途径,深圳设计、深圳创意在讲述深圳故事当中的作用。

8月,深圳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庆祝的日子,胡洪侠认为,是好好考虑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讲好新的深圳故事的时候了。“什么时候我们讲了一个足以传播全球,在国际上有十分影响力的深圳故事,什么时候通过我们的讲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深圳,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深圳,越来越多的技术汇聚深圳,越来越多的钱流向深圳,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完成了从‘春天的故事’向‘故事的春天’的过渡。”

编辑:陈章伟

(作者:​晶报记者 林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