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炽热的风,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少年在深圳仰望星空。7月17日上午,深圳零一学院“零一少年”国际暑期学校·2023(以下简称“零一少年国际暑校”)开学。今年暑校的主题是“无界创新-火星改造计划”,103位少年将由来自国内外的院士和科研团队带领,探究人类在火星上的衣食住行,开启奇妙的“火星改造计划”。
据了解,深圳零一学院于2021年在深圳坪山创办,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创办的一所公办创新型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担任创始院长,致力于长周期、深度培养顶尖创新人才。
103位“零一少年”
开启火星探究之旅
今年的零一少年国际暑校于7月17日至26日举办.本次共接到来自全国138所顶尖中学校长推荐的341名优秀学生的申请,经过层层考核,遴选出103位“零一少年”,其中既有国家“英才计划”的入选学生,也有在各类学科国际竞赛上表现出色的获奖学生。
在接下来的十天里,这103位少年将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外院士、中国航天总师等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从空天、生命、微纳、信息与智能等多学科角度应对来自火星的挑战,畅想人类在火星上的衣食住行,开启奇妙的“火星改造计划”。
零距离接触大咖导师
畅谈“星空”开创未来
7月17日上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为开学典礼致辞。作为零一少年国际暑校的导师之一,郑泉水希望同学们时刻保持好奇心,勇于发问和探索,尽情享受每一个学习和探索的时刻,未来能更加自信、独立、坚强地面对各种挑战,成为当之无愧的“零一少年”。他表示,期望看到“零一少年”相互激发、点燃、碰撞出颠覆性的思想火花,找到自己最心仪的科研志趣,成长为优秀的少年科学家,点燃梦想,创造无限,从零到一,开创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杨军在开学典礼上与学生们畅谈了“中国知识青年的角色与使命”,强调了科技原创的重要性与价值。作为本次零一少年国际暑校的导师之一,杨军表示,接下来将和同学们进一步探索从科技原创到产业原创的路径,引导创新少年们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杨军
探测火星的旅途是什么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工程测量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邹昕给学生们分享了“天问一号”的探索火星之旅。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工程测量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邹昕
随后,深圳零一学院讲座教授、联合创始人相韶华担任主持,郑泉水院士、杨军院士,以及零一学院特聘高级顾问、前香港科技大学创始副校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深教授钱致榕,深圳零一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白峰杉,与清华钱班学生黄轩宇、王培阳,共同围绕“仰望星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深圳零一学院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副院长、副教授徐芦平还给同学们介绍了选择专业和兴趣的方法。
创新课堂激发科研热情
“X”概念赋予无限可能
“在零一学院,我们可以跟中国的教授沟通,也可以跟外国的教授交流和学习,这里是一个非常开放并且包容的环境。”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庞昊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并非他首次参加零一少年国际暑校,在这个环境里面,大家对科研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创业心也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高二学生周筱璇是今年零一少年国际暑校的新生。谈及对零一学院的初印象,她表示,这所学院的学术氛围非常开放和自由,也富有创新精神。“我非常喜欢零一学院的‘X’概念,这里的所有人都有无限可能。大家在一起能够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从0到1,再从1到无限。X也体现了一种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的希望。”
“小时候经常看到外国的教室里有几个大圆桌,同学们围在一起交流问题。我就一直在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么一种教育模式,没想到在零一学院找到了。”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高一学生邵浩然说,零一学院的教学模式很符合自己对创新课堂的想象与追求。
据了解,今年是深圳零一学院第三年举办国际暑期学校,继本次零一少年国际暑校后,7月24日至8月12日,将面向大学生(含准大一新生)举办第二期国际暑校,届时将有150名优秀大学生参与暑校课程。
此外,深圳零一学院创新设计的首届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将于7月24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届时将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中外院士等全球顶尖科学家,与青少年们共同对前沿挑战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产生创新聚变的萌芽,共筑“零一生态”,迎接未来挑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这个夏天,103位“零一少年”要在深圳“改造火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