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286期 │ 忠哥上山下海记
晶报记者 邹振民 统筹 李岷 制图 胡洪利
2023-07-11 08:46

深圳的运动牛人不少,被人叫做忠哥的刘永忠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两度登顶珠峰,而且“14+7+2”(登顶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7大洲最高峰+南北极徒步)的人类登山终极梦想,他也已经完成了“14+5”,只剩下两个“2”——计划未来两年全部拿下。到时,刘永忠将成为继张梁之后的中国第二人、世界第三人。

登雪山并不是刘永忠的唯一热爱,在运动领域他的涉猎颇广,骑车、跑马拉松、越野、游泳、潜水……其中,单人单骑“环骑中国”这项成就他已经解锁了26000公里,只剩3500公里,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内就能完成。

刘永忠就像一台永动机,根本停不下来。他说自己生命中80%的时间,都花在了运动这件事上。

1

刘永忠,是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地人,1968年生人,今年55岁。这个年纪,不少人已经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了,但刘永忠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出去看世界,以运动的方式。

一年到头,刘永忠待在深圳家里的时间很少。幸运的是,约他见面时,正好是他在家休整的短暂时光——几天后,他又要飞去菲律宾潜水。“这趟要去一周多吧,算是比较短的了。”刘永忠说。

少则一两周,多则几个月——这是刘永忠每次出门远行的时长。

“家里人没意见吗?”我忍不住问。

“这么些年,他们也习惯了,不支持,但理解,也不阻挠,只要最后人能平安回来就行。”刘永忠笑着回答,一边给我又续上了一杯茶。

刘永忠的深圳“大本营”在龙岗平湖一处工业园内,占地数千平米,里面有汽修厂、工人宿舍楼,还有他经营的一家私房菜馆,“用来招待朋友的,所以连招牌都没挂。”

刚一见面,刘永忠就邀请我参观他的私人运动陈列馆,数百平米的三层小楼里,俯拾皆是他这些年精心收藏的物件。过去二十多年来的自驾、骑行、登山、跑马等经历,刘永忠收集了无数的装备、奖牌、票据、工具、地图和服饰等,他都一样样分类整理出来,标记好,再用镜框、橱柜等装裱妥当,就连倾斜的楼梯背面都挂满了照片,顶层的大露台上还停放着一辆他早年自驾用的切诺基越野车,很是威风。整栋楼不亚于一座小型私人博物馆,令人叹为观止。

“能利用的空间都用上了,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摆出来……”刘永忠说,语气中略显遗憾。

很难想象,如此庞杂的整理收纳工作,是刘永忠亲自完成的,“交给其他人做,我也不放心,他们也不会弄,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应该怎么分类和摆放。”

▲自驾游中国。

一边带我逛着陈列馆,刘永忠一边介绍说,早年他从事业单位下海经商,先后多次开设酒吧。2001年起,他开始自驾游,至今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大城市。而登雪山和环骑中国,则是他过去20年人生的主要内容。

2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在外面远行的刘永忠和回到深圳家里的他完全是“两个人”。登雪山或者骑行时,刘永忠从不修边幅,任凭脸上的胡茬和头发自由生长,皮肤晒得黑不溜秋,像个流浪汉,还曾被妻子调侃为“犀利哥”;然而,远行归来后的刘永忠,立马改头换面,刮掉胡子、修整发型,整个人清爽利落,甚至连皮肤都显得白净了许多。

最近,刘永忠刚完成了环骑中国的第九段旅程——拉萨到西双版纳。因为赶着参加中国民间珠峰攀登20周年的庆典活动,他从云南芒市飞回深圳。“只剩下最后第十段的3500公里了。”近3万公里的环骑中国行,进度表上还剩下10%多一点。

刘永忠计划今年内完成这项挑战,“打算11月初从云南芒市出发,12月31日回到深圳,画上一个句号。”

说起在骑行圈的资历,刘永忠绝对是元老级人物。早年间,他就是深圳磨房网的积极分子,每年的250公里骑行活动,他几乎一场不落。他还发起成立了平湖自行车协会,担任会长一职至今。此外,他还创办了平湖自行车公开赛、年度赛。在他个人陈列馆的墙上,还挂着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表彰证书——当时,刘永忠受邀成为大运会自行车场馆的竞赛经理,是当时平湖街道唯一一个编外人员。

▲环骑中国途中。

单骑环游中国,绝非易事。这段漫长的旅程始于2017年11月底,刘永忠从深圳平湖国家矿山公园出发,开始了第一段深圳-杭州的骑行,完成了1800多公里行程。自此,刘永忠上瘾了。即便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各种困苦艰难,饱受大雪、暴雨、沙尘暴等各种恶劣天气的折磨,甚至被野狗围追……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原本他计划在2021年完成目标,但不可控的疫情因素,让他的时间表往后推了整整两年。“希望最后一段路一切顺利。”

刘永忠从小的梦想就是“游遍全国”,上初中时,他还手绘过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我喜欢尝试,喜欢冒险,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打量世界、磨炼自我。”如今,这个梦想,已近在咫尺。

刘永忠说,如果不是当年那个至关重要的人生选择,他的人生应该会普通到不能再普通——1988年,从惠州的惠阳卫生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深圳市卫生防疫站(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一名普通的检验检疫员。1992年,在上了4年多的班后,刘永忠选择放弃体制内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在家人和朋友看来,当时他的这个举动有些“惊世骇俗”。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的“下海潮”,刘永忠先后开过西餐厅、酒吧、玩具加工厂、装修公司和土建公司,一直到2002年,事业总算稳定下来。

“我很庆幸自己当年果断选择从商,奠定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不然后面的梦想都成了空话。”

3

在刘永忠的“梦想”世界里,雪山是最令他魂牵梦萦的存在。

2009年5月,刘永忠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他第一次登顶8000米以上高峰,在那之前,他的雪山攀登履历只有两座——青海的玉珠峰和新疆的慕士塔格峰,海拔都在8000米以下。

▲2009年刘永忠登顶珠峰。

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之旅,刘永忠至今记忆犹新,“玉珠峰是入门级登山者的‘启蒙山’,对攀登者的体能要求相对较低,主要用于锻炼登山专业技能。但因为前期没有充分适应,我一上山就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加上风雪天,没登顶就下山了,下到安全地段后,我就赌气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搞得这么艰苦,我再也不登山了!”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永忠都没再去登雪山,而是继续游历全国,但他的心里总是隐隐有一种执念,觉得眼前的风景都不及雪山的美,“一直在灵魂深处呼唤着你去追寻。”

于是,整理雪山装备,再度出发。

2009年,刘永忠带着一面国旗站上了珠峰。在他之前,登顶珠峰的深圳人只有5个,其中包括王石、张梁。

为了攀登珠峰,刘永忠足足准备了两年。“当时为了提升体能,我天天去游泳,一直练到一次能不间断游5公里才算达标。负重25公斤爬梧桐山,一直练到后来可以一步不停轻松登顶。”

回想起那年的珠峰之旅,刘永忠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当时从雪山上望向远处的珠峰,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很像从某个角度看梧桐山的感觉,很亲切。”也许正是这种亲切感,让他对攀登珠峰的畏惧感减少了许多。

“那之后,我对高峰的眷恋一发不可收拾,马纳斯鲁峰、马卡鲁峰、干城章嘉峰、卓奥友峰……我的梦想就是要站到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之巅,看一看那山尖上不一样的风景。”

十年后,梦圆了。

2018年9月29日清晨8点30分,刘永忠成功登顶世界第十四座高峰——位于中国聂拉木县境内的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这标志着刘永忠成为国内极少数登顶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业余登山队员。

刘永忠还是深圳两次登顶珠峰的4位山友中的一个。2019年5月,刘永忠再次登上珠峰,他感慨万千,“我的人生因为登山变得更精彩、更完整。”那一年距离他首登珠峰,正好时隔10年。

刘永忠说,每登一座雪山,花费从十几万到数十万不等,这些年光在登雪山这一项上的花费就超过了600万元。每年他都要自掏腰包上百万元,用于登山、骑行等活动,他说这是自己的最大兴趣所在,更是精神追求,所以不会去计较得失,只要自己觉得值得,就会一如既往地去坚持,“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种不计回报的付出,但在我眼里,登山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我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磨炼我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登山,我领悟到了运动背后坚持的魅力。”

当然,刘永忠同时也表示,像他这样长年累月在外追梦,必须有几个重要前提——“首先是身体健康、体能充足,其次就是有钱有闲,家人还得支持,最后加上一颗强大的内心”。他常跟初学登山的人说,下定决心去登山之前,一定要先把身体、精神、物质和家庭等各种关系理顺后才能行动,“这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4

雪山攀登、骑行中国,都属于极限运动,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刘永忠说,过去这么多年,自己经历了不少生死时刻,比如一起登雪山的山友被恐怖分子枪杀,同行的队友因为缺氧而长眠在雪山上,向导从他身后掉了下去,自己还差点把命丢在珠峰上……

说起自己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经历,刘永忠至今还清晰地记得。

那是2009年登顶珠峰后下撤途中,同行的一位队员因缺氧引发脑水肿,没能坚持下来,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海拔8750米处。目睹这一幕的刘永忠心里泛起了恐惧的情绪,“在那个高度,没有任何困难比缺氧更恐怖。”怕什么来什么,很快他还真发现氧气罐里的氧气不足了,“那一瞬间,真的害怕自己回不去了。”

硬顶着缺氧的致命困难,刘永忠坚持又下撤了一两百米海拔,最终他神奇地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下到海拔8600米到8500米处,我竟然捡到了3个被人丢弃的氧气瓶,里面还剩了些氧气,这支撑着我平安回到了珠峰大本营。”

“有没有想过哪天自己真的会出意外,回不来了吗?”

这个问题,刘永忠已经被很多人问过,其中有一次他的回答是——“肯定想过,我甚至偷偷写过遗嘱,写好后偷偷把它放在抽屉里,登山回来后我看没人动过,就偷偷撕掉了,家人也不知道。”

这一次,他给我的答案则是——“谁都怕死,但不能够每天活在诚惶诚恐里,裹足不前。反正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去做,至于那些危险因素,尽量提前把控好。支撑我的信念是,对家人负责,为自己出发,为爱自己的人回来。”

刘永忠说,他想把自己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从我个人的角度,写写我看到的深圳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吧,计划起码写个300页,已经写了好几年了,现在完成了一半不到,就是时间不太够用。慢慢写吧,也不着急出版,哈哈。”

▲潜水,赴一场海底之约。

此时的刘永忠,正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菲律宾海域里潜水。接下来,他还要前往云南,赴一场户外运动之约。年过半百的刘永忠,精力旺盛得像个18岁小伙。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邹振民 统筹 李岷 制图 胡洪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