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特别报道丨香港知名体育项目——赛马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沈雨青
2023-07-09 22:10

编者按

白先勇《纽约客》一书的谪仙记里,曾描绘过纽约的赛马运动,而这篇中最懂马的人物,恰恰是一个香港人。记者想,若非由于香港赛马行业足具说服力,一篇台湾的小说里,也不会选择一个香港人担任赛马老手的角色。

赛马之于香港人,已经远远不止是一种娱乐方式那么简单,它源自英国,却成长于香港本土市井之间,也唯独在香港,这项“事业”发展出了它最激烈,最动人心弦的部分,呈现出它最壮观、最吸引人的样貌。

目前,香港赛马业的触角,已深入香港社会方方面面,香港赛马会作为香港唯一获特区政府授权营办博彩业务的机构,成为全港最大的单一纳税机构,其慈善信托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机构,仅2021/22年度,香港赛马会回馈社会共336亿港元,马照跑,也成为喻示香港回归后繁荣稳定生活的重要意象。

相信正如邓小平期待的那样,未来,马会向前跑,香港亦会向前行。

记者亲身置于沙田马场,这里的马迷们,分明是克制的、清醒的、快乐的。当眼前的世界级赛马呼啸而过,在看台上与数以万计的观众在冲线的那一刻,他们共同欢呼、尖叫,这是竞技体育带来的快感,在这一刻,香港赛马业似乎真的转化成为一项体育竞赛与社交娱乐兼备的崭新体验;在这一刻,它好像撕掉了百年前仅供洋人观赏的贵族运动的标签,也撕掉了普罗大众最在意的博彩业的标签;这一刻,它好像是唯独是它自己,脱胎于贵族,发展于市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让全体观众为其欢欣鼓舞。

中西运动的完美结合

马术运动,你说它高级吗?现代马术运动起源于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后的英国,当高大的马术选手们穿着华丽的礼服出场,在人与马的默契配合中,尽显优雅风范时,这项运动,无疑是体面的、高贵的,以及所费不赀的。

这项运动发展至今,全球已遍布其身影,但唯独在香港,让这项“事业”发展出了它最激烈,最动人心弦的部分,呈现出它最壮观、最吸引人的样貌。而要说清这件事,我们还需将时间,拉回到19世纪。

沙田马场看台上,观众气氛热烈。

当时的香港遭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人也很快将赛马这项运动,带来了香港。在港岛快活谷土地平整完备后,很快地,位于跑马地黄泥涌的首座马场正式营业。1846年是香港首次举办赛马运动的年份,在当年,赛马同样被视为特权阶层的专属休闲,只有英国人和外国人才能参与,而且马场里英国人专属的看台不允许华人进入观看比赛,在华人还未参与的岁月里,赛马显然是一项平民高不可攀的活动,当然,同样在这几十年里,香港赛马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虽未见惊人之举,也未成明日黄花。

直到1925年,“省港大罢工”,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对维持香港正常运转的华人表示感谢,方在次年,开放少数席位,准许华人成为会员。何甘棠(何启东家族成员,富商何东及何福的同母异父弟)及容显龙就是最早一批香港赛马会华人会员。

自此,华人对赛马兴趣日盛,其后的赛事,经常在每年的一月、二月或三月举行。许多时候,赛期会选在农历新年,可见当时华人对赛马的热爱,绝对不下于将赛马运动传入香港的英国人。

1973年,马会开始在快活谷跑道上安装灯光系统,并开始在星期三晚上举行夜马赛事,以吸引马迷下班后入场观赛;同年,香港打击非法博彩,批准马会设立场外投注处,首6间场外投注处于1974年开设,电话投注亦在同年开始服务。马会又由1978年10月7日起,当马场看台满座时,让当时的丽的电视现场直播当日所有赛事,方便马迷参与。

发展至今,香港凭借不足全球现役纯种赛驹总数1%的马匹数目,被公认为全球先进的赛马地区之一,其高度诚信、高水平赛事、顶尖赛驹、练马师及骑师,在业内备受推崇。

世界级马驹排名中,香港平均每年有15至25匹赛驹跻身“浪琴世界马匹年终排名”,加上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及投注马迷,香港赛马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赛马机构。而世界级的赛马会也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将触角深入香港各行各业,每年马季的总投注额,甚至能反映出当时香港的整体经济情况,例如2003年非典型肺炎袭港期间,2003至2004年度赛马总投注额为650亿港元,较1996年至1997年度的924亿港元下跌约30%。

在满足社会对博彩活动的需求之余,马会亦同时与香港特区政府紧密合作,提倡有节制博彩。而赛马会也成为香港目前最大的单一纳税机构,仅2021/22年度,其回馈社会共336亿港元,当中包括已审批的慈善捐款达66亿港元,当然,这都是后话。

“马照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香港意象?

在1980年代,中英曾针对“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过谈判,当时邓小平曾承诺,香港在1997回归后会维持“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作为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方针指标。

但为什么单单将“马照跑”拿出来呢?它虽然重要,但真的重要到成为一个能代表香港歌舞升平、繁荣稳定的高品质生活的意象了吗?

记者想,答案是肯定的。在白先勇《纽约客》一书里,就曾浓墨重彩地描绘过纽约的赛马活动,谪仙记的主角李彤对赛马的兴趣最浓,而这篇中最懂马的人物,恰恰是一个香港人。记者想,若非是由于香港赛马事业足够具有说服力,一篇台湾的小说里,也不会选择一个香港人担任赛马老手的角色。

确实,从社会层面而言,赛马今日已经成为香港自上而下的共同爱好,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是长久以来的“兴趣”所在。市民周先生(参与赛马历史超过50年)告诉记者,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很多人前往马场观赛,就好像郊外旅游一般,先要盛装打扮,随后自备餐盒鱼贯而入,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观众在这一刻,同处一片土地,为同一场赛事而欢呼雀跃,直到现在,对他而言仍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2023年7月1日在沙田马场举行的“香港回归杯”颁奖仪式。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韩琪 摄影)

而对于政商精英而言,马圈与政经界圈子高度重合,成为赛马会会员,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有助于建立香港的生意网络。尤其是成为一名马主,为了冲击冠军扬名立万,豪掷千金也只当等闲,每个马季申请当马主的香港和内地会员更是一票难求。

“最大的不同,就是见到很多年轻面孔,因为今日有(年轻人)中意的明星嘛。”马场中一名资深马迷,在回答记者有关“今日的赛马现场有何不同”的问题时这样表示。而这句话,记者同样想用来形容香港赛马行业的未来,即:拥有更多年轻面孔,永远充满朝气。正如马会在疫情3年期间不曾因为疫情而取消任何一场赛事一样,相信未来,香港赛马业也会借助多元化安排,让马照跑这项事业,不断更新自己的内生动力,迎来更加瞩目的明天。

策划 香港经济导报编辑部
统筹 沈雨青

(原标题《香港知名体育项目——赛马》)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琨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