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王军:华为目前有1万人在研发激光雷达

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0-08-11 19:18
摘要

8月1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透露,华为目前有1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并介绍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两个打法

8月1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透露,华为目前有1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并介绍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两个打法。

王军表示,一是华为将用ICT技术来打造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零部件。

比如,毫米波雷达和5G通信的技术就比较类似,因此华为将用更高级的5G技术来制造毫米波雷达,进而大幅提升毫米波雷达的性能,甚至让其达到32线激光雷达的性能,而价格又远低于激光雷达。他说,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据悉,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是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对于保证自动驾驶汽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谷歌、百度、奥迪、福特、宝马等企业都在逐渐使用激光雷达的感知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无人驾驶技术中的最基本配置。

二是大规模开发底层软件。

王军讲到,汽车的软件系统分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等,其中,用户直接接触的是应用软件,是能形成差异化的部分。像底层的操作系统、平台等软件则并非是用户所能接触到的,华为要做的,就是底层的软件。

在王军看来,华为提供的底层软件,将帮助车企更快地开发汽车,加速其产品迭代速度,是车企极为需要的产品。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华为等公司的存在,也放低了其他玩家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门槛,可以在华为提供的平台上,快速推出产品。

此外,王军还提到,30万-50万价位的车型,未来将成为快消品——即比较富裕的消费者,会快速换车,以体验新技术和功能。

去年10月,华为提出了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这是华为为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构建的四个生态中的一部分。华为是想通过MDC智能驾驶平台,建立广泛生态,最终通过开放合作,促进整个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这里面包含了传感器生态:即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让这些传感器方便与MDC连接在一起。

据了解,华为智能汽车的战略目标是用ICT技术来打造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零部件。围绕这个目标,华为要构建四个生态:即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打造智能座舱平台、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以及构建车载通信技术完成车相关的连接。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