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深圳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深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深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稳中有升,仙湖苏铁等区域特有种的种群数量稳定增加,中华穿山甲、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扩大。
深圳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47种
2021年5月22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份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去年5月22日,深圳印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根据深圳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陆域生态系统类型典型多样。从生态系统一级分类来看,深圳具有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等7种生态系统类型;从生态系统二级分类来看,共计21类。其中,森林有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5类,灌丛有阔叶灌丛、肉质刺灌丛等2类,湿地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红树林湿地、滩涂湿地等5类。截至2022年底,深圳市自然山地有维管植物2173种,陆域野生脊椎动物共计651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3种。物种种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深圳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
据悉,《深圳植被志》于近日正式出版,这是基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深圳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项目形成的重要成果。深圳市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01个群系,252个群丛;人工植被划分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77个群丛。《深圳植被志》首次全面阐述了深圳市植被类型、分布格局、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特征等内容,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这是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的丰硕成果,将对深圳市“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发挥基础的技术支撑,对深圳市植被生态保护修复和GEP核算等生态保护评估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迈入新阶段
深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22年12月,深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加入“自然城市行动平台”。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国际通用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指数(CBI)开展了评估,评估结果获得国际专家的认可,也是深圳参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迈入新阶段。2021年9月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章节,2022年5月印发实施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另外2023年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的意见》, 扎实推进“六大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被纳入各类规划、战略、计划,20多家职能部门及各区政府共同参与,30多家非政府机构深度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度融入各行各业。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逐步提升。深圳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建立27个自然保护地,将24%的陆域面积和19%的海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重要生态系统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保障。优化建设植物园、种质资源中心、基因库等迁地保护设施,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推动城市生态及生态红线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新一轮陆域生态调查评估,支撑生物多样性治理决策。
第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深圳生境多元,山水林田湖草海要素齐全,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稳中有升。仙湖苏铁等区域特有种的种群数量稳定增加,东方草鸮、白琵鹭等多年未见或少见物种多次或集群出现,中华穿山甲、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布范围扩大,曾经“消失”的水蕨、唐鱼、欧亚水獭等野生动植物重新回归。
第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氛围浓厚。深圳在全国率先构建自然教育服务体系,已建有38个自然教育中心,22所自然学校,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和华侨城湿地获评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全市拥有环保志愿者18万人,环保组织141个,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政府规划、公园管理、生态调查,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本文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原标题《深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中有升 中华穿山甲、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扩大》)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