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前几天刚刚结束河北之行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京,赴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当天下午,总书记在途中赴山西运城考察。17日,他在西安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峰会前夕的这两场重要活动,总书记重点关注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 途中在山西运城考察
习近平寄语陕西:要有这个志向和气魄
习近平总书记上一次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是在2020年4月。那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
时隔三年,总书记在这次汇报会上再提要求: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陕西有一份深深的感情,总书记对陕西有一份深深的牵挂。
过去两年,总书记又两次来到陕西:2021年9月,在赴西安出席全运会开幕式前夕,总书记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总书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并赴延安考察。
△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2022年10月,总书记曾到这里考察调研。(总台记者刘海涛、钱金库拍摄)
本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总书记在主持峰会前夕,专门听取陕西的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部署,体现了对陕西这个西部“桥头堡”的高度重视。
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当天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陕西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这既是着眼全国大局的战略考量,也是基于对陕西实际的深入了解。
第一个新突破,是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上个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次在陕西,总书记再次针对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第二个新突破,是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近几年,总书记每次赴陕西考察,必看农村。从柞水县金米村的小木耳、大产业,到绥德县郝家桥村的老模范、新面貌,再到延安市南沟村的科技果、致富果,总书记始终牵挂着黄土高原上的老乡们。
在今年这次汇报会上,总书记重点强调,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他还对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作出具体指导。
第三个新突破,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现新突破。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2020年4月,总书记陕西考察第一站,是登秦岭、看生态。母亲河黄河流经陕西境内全长719公里,陕西承担着抓好水土保持等重要职责。
在这次汇报会上,总书记对守护好黄河母亲河、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要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
第四个新突破,是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实现新突破。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明确目标。在这次汇报会上,总书记要求陕西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亚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就是陕西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的重要契机。
再谈主题教育 阐释“以学增智”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陕西何为?在陕西省委省政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地。(总台记者刘海涛、钱金库拍摄)
这次主题教育,要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上个月,总书记赴广东考察时,重点谈了如何“以学铸魂”。这次在陕西,重点谈的是“以学增智”。
什么是“以学增智”?总书记说,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
如何做到“以学增智”?总书记强调了三点,一是提升政治能力,二是提升思维能力,三是提升实践能力。
一座博物馆,见证中华文明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陕西途中,围绕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在山西运城展开考察调研。
运城,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运城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早期中原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并萌生了早期黄河文明。
△俯瞰山西运城。(总台记者裴大伟、康晓宇拍摄)
总书记首先来到运城博物馆。这里收藏有夏商周等时期的各类历史文物。
运城古称“河东”。距今4000多万年的垣曲县“中华世纪曙猿”化石、180万年前的西侯度用火遗存、60万年前的匼河旧石器、5900年前的西阴彩陶……丰富的考古遗迹记录着文明的兴起与灿烂。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选址于河东地区。
△运城博物馆。(总台记者裴大伟、康晓宇拍摄)
历史上,这里也诞生了很多名人大家,东汉名将关羽、唐初“四杰”之首王勃、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史学大家司马光、戏曲名家关汉卿等等,都是运城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俗语,相传也是出自这里。由于黄河在拐弯处泥沙淤积河床高,经常改道,所以原来在河东的地方就变为了河西。
△运城博物馆内“华夏寻根”展陈。(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总书记此次考察意义非凡。
在运城博物馆,总书记说,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运城博物馆内展出的仰韶文化早期的彩陶盆。(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一片盐湖,承载深厚底蕴
运城,因池盐而兴、因盐运而名。运城的盐,主要出自运城盆地腹地的一片盐湖。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座“活态博物馆”考察调研。
运城盐湖,南依中条山,北临运城市区。历史上,这片土地因“盐”而闻名于世。250万年的地理年龄,4600多年的采盐历史,中条山的古盐道上至今还留有古时运盐车辆留下的车辙。
△运城盐湖。(总台记者裴大伟、康晓宇拍摄)
运城盐湖,不仅是中国最大硫酸钠型盐湖,也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内陆盐湖。
史前时期,华夏先民就到此采盐用盐。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盬盐”的河东池盐,成为古代中国北方重要的食盐产销基地。唐朝大历年间,河东池盐的盐利甚至占到全国财赋的八分之一、全国盐利的四分之一……池盐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盐湖出产的河东大盐。(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千古中条一池雪”,赞颂盐湖的诗词歌赋很多,上古时期传唱至今的《南风歌》也是其一。“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描述的就是从中条山吹下来的南风,加快了盐湖中水汽蒸发,助力池盐的析出,给百姓们带来财富。
△运城盐湖。(总台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垦畦浇晒”的产盐法诞生在这片盐湖:人工垦地为畦,利用太阳、风力进行蒸发,逐段提纯,结晶成盐。这一产盐工艺,比欧洲晒盐法早了将近1000年,被称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
近年来,当地实施“退盐还湖”,古老盐湖呈现新景观。盐湖还是山西省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反嘴鹬、大鸨、白琵鹭、火烈鸟、天鹅等都是盐湖的“常客”。
△盐湖栖息的鸟类。(总台记者裴大伟、康晓宇拍摄)
在运城盐湖,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两座“博物馆”,见证了华夏儿女的文化与物质生活的迭代变迁,记录着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历史点滴。览一座馆,看一片湖,读一座城,可以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与博大。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峰会前夕这两场重要活动,习近平强调了什么?》)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