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坚守岗位 用爱心呵护生命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黎娜 文/图
2023-05-11 15:17
摘要

在广东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推选活动中,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简称“区妇保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谢映梅荣获“十佳护理管理者奖”称号。

2023年的5月12日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在广东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推选活动中,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简称“区妇保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谢映梅荣获“十佳护理管理者奖”称号。

护龄近20年的“提灯女神”谢映梅,于2004年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便戴上了象征崇高使命的燕尾帽,自此将人生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护理事业。谢映梅是区妇保院新生儿科党支部书记,新生儿科护士长兼儿科系科护长,主任护师。现任广东省护士协会新生儿重症NICU护理分会副会长、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质量改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以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和从护的初心,带领着区妇保院新生儿科护理团队屡立奇功。

率先垂范 为群众办实事

身为新生儿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新生儿科护理团队的“领头雁”,谢映梅始终秉承南丁格尔服务精神,以严谨干练、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带领护理姐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誓言,成为护理一线的骨干。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谢映梅紧抓支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促进党建与科室业务相融合,提高科室凝聚力。在每年的世界早产儿日,新生儿科党支部面向早产儿家庭举办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呵护早产宝宝的健康发育。

观察到大部分新生儿在出院后才达到黄疸高峰,在落实支部攻坚克难项目方面,谢映梅带领队伍聚焦辖区新生儿黄疸的管理,提出成立龙岗区“互联网e+新生儿黄疸随访监测服务中心”的目标,通过实现在家也能测黄疸、数据异常远程报警等,来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党建引领下,区妇保院对口帮扶靖西市妇幼保健院,谢映梅作为护理专家,曾被派往帮扶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二甲评审条款指导,负责护理和新生儿科相关条款的辅导工作,毫无保留地输送护理管理、学科建设、进修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让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勤思善悟 为科室添动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谢映梅扎根临床,实时更新护理知识储备,切实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强化临床实践操作及应对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她成功申办省市两级继教班共7项,为辖区内各级医院提升新生儿科护理专科水平带来利好。在科研教学工作方面,谢映梅主编了《儿科护理案例分析及临床思维》,参与编写了《儿科护理核心能力实践指南》,并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发表中文论文4篇,SCI 1篇,主持市级、区级课题各一项。

谢映梅不仅自己是科研能手,也注重团队的科研工作。她扎根临床,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创新,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难题。发现临床护理用具的不足后,谢映梅组织队友头脑风暴,提出改进办法,并将想法落地,体位管理工具“趴趴垫”(三阶梯俯卧位床垫)、新生儿脑电监测弹力帽分别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的应用,既能提高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也为队员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筑牢科室凝聚力。

护理管理者是护理团队的领航者,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团队打造、事业发展的决胜因素。在谢映梅的带领下,品管圈团队“新生圈”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品管圈大赛“一等奖”,科室护理团队斩获“岭南杰出护理团队”、“深圳市十佳护理团队”等多项团体荣誉。

“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团队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同时也能促进团队人员的干劲与冲劲,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在谢映梅看来,通过不断申请并发展新技术新项目,是提升专科能力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患儿预后水平、提高医患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科室发展建设的必经之路。

立足专科 为护理树品牌

在区妇保院新生儿科,住着许多“迷你宝宝”,他们因为早产来到世间,一出生就戴着呼吸机,曾住过的最小体重新生儿仅500克。在这里,小天使们享受着“临时妈妈”——护士姐姐们的照料,而照顾好这些小天使要的不仅要爱心,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

最初踏上工作岗位时就与新生儿科结缘的谢映梅,在充满挑战的新生儿重症护理专业路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她立志要倾毕生之心救死扶伤,竭毕生之力守护健康。她十分重视护理团队专业技术建设,尤其是在科室创建成为省级特色保健专科以后,如何找准专科护理特色、夯实护理内涵建设成为了必修课。

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谢映梅带领团队以“聚焦新生儿特色,铸造专科护理品牌”为学科发展目标,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155N”学科发展模式,即以“新生儿特色保健专科”为平台,明确新生儿呼吸护理、新生儿喂养护理、超早产儿发展性照护、新生儿体位管理、新生儿静疗护理等5个亚专科发展方向,开展脐动静脉和PICC置管技术、黄金小时体温管理、新生儿换血术、有创血压监测术、体位治疗5项专科技术,及包括袋鼠式护理、口腔运动干预、家庭化病房、早产儿医护一体化门诊等在内的N个延续性护理项目。

创新服务 为患者暖心田

护理是集人文关怀和专业技术为一体的职业,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尤其需要耐心、细心与责任心。新生儿科里的“小不点”,有“迫不及待”来到世界的“早产儿”,也有出现黄疸的“小黄人”,还有各种感染重疾的“小患儿”。和别的科室不一样,新生儿科的护士在工作时,没有“病人”盯着干活,面对的是一群还不会讲话的小宝宝,所以更要小心翼翼。

在打造暖心人文护理品牌方面,谢映梅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关照早产儿,保障他们健康可爱的成长。她将医学人文理念与医院传统文化精髓紧密结合,通过营造磁性工作环境,打造了一支有强烈归属感、凝聚力、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护理团队,并将“优质护理服务”根植护士姐妹们的心中。“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在谢映梅的带领下,新生儿科护理团队推出了系列创新性暖心举措:建立超早产儿健康档案,为每一位入院的超早产儿登记相关信息及拍照记录,在出院时形成一份完整的记录档案;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新生儿父母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让更多新生儿父母在新生儿出院前获得全面的新生儿家庭式护理知识,为新生儿出院后家庭护理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开展早产儿医护一体化门诊,为促进新生儿出院后延续护理和全程管理,实现早产儿医院专业护理到家庭照护的平稳过渡;开展袋鼠式护理,通过早产儿与母亲的早期接触,提升母乳哺喂机率及成功率,增加父母亲情及自信度,促进早产儿提早出院;应用母乳制作纪念吊坠,在宝宝住院期间,通过用宝妈的少量母乳制作出物美价廉的手工吊坠供宝爸宝妈收藏留念......

用陪伴提升生命的温度,用爱心弥合伤口的裂痕,用护理疗愈患者的身心,这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一路芬芳一路歌,20年来,谢映梅把职业当成热爱的事业奋斗不息,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用青春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华章。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黎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