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渊被捕为何震撼“台独”?有这4大观察点

海峡导报
2023-04-26 10:02
摘要

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杨智渊,因为涉嫌分裂国家罪日前被温州市检察院批准逮捕。消息一出,两岸震动,“台独”颤栗。

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杨智渊,因为涉嫌分裂国家罪日前被温州市检察院批准逮捕。消息一出,两岸震动,“台独”颤栗。大陆民众拍手称快,台湾媒体不分蓝绿同时聚焦。为什么这起案件会在两岸引起如此大震撼呢?此案大概有4个观察点。

首先,这是大陆以涉嫌分裂国家罪依法追究岛内“台独”分子刑事责任的首例案件。这起案件所带来的最大震撼效果,就是杀鸡儆猴,让“台独”分裂势力尤其是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从中看到从事分裂国家和煽动分裂国家的行径最终所要遭遇的下场,从中看到大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行径是动真格的。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33岁的杨智渊出于台中市,长期参加“反中抗中”活动,大肆宣扬“谋独拒统”。比如,他曾组织创办所谓“台湾民族党”,该党扬言以“推动台湾成为主权独立国家并加入联合国”为目标。2008年,杨智渊曾短暂加入民进党,一年后离开;2019年杨智渊接任“台湾民族党”副主席,并以双重党籍身份代表陈水扁主导的“一边一国行动党”参选2020年新北市永和区“立委”,叫嚣要督促蔡英文“落实‘一边一国’”政策。可悲的是,这种“急独”主张并得不到台湾民众的认可,他参选“立委”只得到900张选票。

杨智渊不仅长期推动“急独”活动,还对岛内统派进行迫害。2019年11月,他曾到台北地检署提告统派代表人物郭冠英违反所谓台湾“国安法”。郭冠英曾任台当局新闻主管机构“驻多伦多新闻组组长”,长期以化名“范兰钦”发表“反独”言论,被绿营视为眼中钉背中刺。

其次,大陆在公布杨智渊案的时间节奏上,也被岛内舆论解读为具有明确针对性和指向性。国家安全机关对杨智渊实施刑事拘传审查的时间,是去年8月3日。台媒指出,当时正值佩洛西窜台期间,对杨智渊刑事拘传审查,显然是对“台独”势力的严重警告。而目前公布杨智渊被正式批捕,则是蔡英文“过境”美国并与麦卡锡见面所引发的后续效应持续期间,被认为是大陆对“蔡麦会”的进一步反制与打击。

再者,这是国家进一步从法律层面落实打击“台独”,维护相关法律尊严的严厉措施。

《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刑法》第103条对分裂国家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也明确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长期以来,“台独”分子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在当前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大陆鞭长莫及,即便有法律规定或宣布对“台独”分子制裁措施,也无法具体落实。但杨智渊被批捕无疑是对“台独”分子的当头棒喝。正如网友所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法定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那些涉“独”言论嚣张、谋“独”行径恶劣的“台独”顽固分子,都逃脱不了国家法律的严惩。那些涉“独”言论嚣张、谋“独”行径恶劣的“台独”顽固分子,都逃脱不了国家法律的严惩。

最后,这起案件也让外界更加体会到,大陆反制“台独”的手段与工具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有一系列组合拳,涵盖政治、军事、行政、经济、司法等领域。“蔡麦会”后,大陆的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台湾海峡巡航巡查、对台当局“驻美代表”萧美琴制裁、对台贸易壁垒调查以及杨智渊被批捕,都被岛内舆论解读为大陆反制、打击“台独”的组合拳。

(原标题《杨智渊被捕为何震撼“台独”?有这4大观察点》)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