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艺术建筑、百年时尚博物馆、盛世国瓷、观澜版画,在一雕一画间领略国际顶级艺术之美;百年艺术村、繁华古墟市、文化博物馆,在一街一巷里探寻乡村非遗城市记忆;日本朗玩、童话王国、风洞飞行、海洋公园、冰雪世界,在一动一静里体验亲子文化休闲之旅……
紧跟文旅消费提质转型新趋势,抢抓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新机遇。4月25日,由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圳美龙华·超越想象”2023年旅游线路推介会在深圳书城·龙华城举办,现场推出的“3+7”共10条旅游线路,让游客趣享龙华好风光。
“圳美龙华·超越想象”2023年旅游线路推介会在深圳书城·龙华城举办。
此次推介会,龙华区串珠成链、以线带面,首批重点推介3条旅游线路,全面展现龙华区的文旅资源及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迈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作为深圳的智造大区和文化强区,龙华区如何推动休闲旅游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如何将历史古典风貌与现代时尚体验有机融合?如何创造大湾区旅游市场新的消费增长点?龙华始终在积极探寻。
“当前,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旅游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龙华区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新供给、新场景、新模式,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激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更大活力的同时,为人民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佳节即将来临,在龙华,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已整装待发,诚邀您共同开启龙华好风光相伴的幸福旅“城”!
从“旅游+”到“+旅游”,多元融合提升旅游品质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龙华区地处深圳地理几何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中轴,这里山水钟灵,人文毓秀,文旅资源禀赋优越,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繁茂的文化生态是联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随着旅游形态日益丰富、旅游规模日趋扩大,龙华区旅游能量不断增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经济的联系也不断紧密。以旅游赋能区域产业发展,龙华区着力提升区域产业附加值,探索变局中的新旅游模式。
本次推介会以“圳美龙华·超越想象”为主题,以“旅游+”“+旅游”为核心,从市场、运营、游客三大导向出发,充分利用龙华独具特色的产业和文旅资源优势,以旅游线路为载体,以文旅要素融合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支撑,推动龙华实现生态、人文、科技融合的精彩蝶变。
把龙华全域作为一个整体线路来打造,此次推介,龙华区融入旅游六要素,打造具有完整体验特质的旅游线路体系,推出“3+7”共10条旅游线路,其中3条近期重点推出的线路备受瞩目,其余包括工业旅游、研学团建7条线路也在紧锣密鼓加速推进中。
其中,“超越想象—国际顶级艺术之旅”,面向国内外大众游客,将科技、时尚、文化多行业艺术元素融合于一天的旅程。上午,游客将在龙华城市会客厅通过数字技术感受龙华蝶变的成长轨迹,再前往玛丝菲尔总部大厦或者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感受建筑和服装的时尚之美。下午,游客可在国瓷永丰源,赏美瓷、闻瓷音,沉浸式体验盛世国瓷文化,在观澜版画村、陈烟桥陈列馆、中国版画博物馆感受绘画艺术的工业化复苏新潮。
笑谈碉楼上,把酒古村里。“守望田野—乡村非遗探索之旅”,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百年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展示,沉浸式体验,带游客走进古村落,共享非遗文化,品味人间烟火。这条线路串联起深圳最像丽江的地方—上围艺术村,俄地吓艺术村及陈烟桥故居,鳌湖艺术村、观澜版画村和深圳历史上仅存“四大名墟”之一的观澜古墟,以及侨文化博物馆等,让游客深度体验深圳百年历史与文脉生长。
创造亲子旅游美好回忆,“艺想天开—亲子艺术休闲之旅”线路,瞄准家庭亲子出游需求,集合日本郎玩、童话游乐王国、iFLY风洞飞行体验馆、观澜海洋公园、卡鲁冰雪世界、观澜湖手工艺工场、星高度梦想乐园等游乐场所,动静结合,让孩子体验自由式创作、沉浸式体验。
龙华区邀请现场媒体、旅行社嘉宾以及外国友人体验团、青少年研学团、跨市看看团等三支旅游队伍、约500人次的旅游团队,循着旅游线路游览龙华。
四时不缺好风光,文化“活”带动旅游“火”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龙华真是风景如画,处处皆景!观澜河碧水清流、穿城而过;观澜版画村依山傍水、独具艺术风情;观澜高尔夫球场山丘连绵、绿草如茵;深圳八景之一的‘阳台叠翠’生态景区真是一幅绿韵画卷。”
“龙华底蕴深厚,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时尚文化亮点纷呈,人文底蕴和艺术气息浓厚。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观澜古墟、上围、鳌湖等百年古村落通过艺术蝶变新生,一站式游览这么多业态丰富的古村落,真是不虚此行。”
“魅力龙华,活力无限。永丰源陶瓷、观澜红木传统工艺远近闻名,大浪时尚小镇潮流汇聚、邂逅美丽,冰雪运动、风洞飞行等特色项目活力四射。”
此次推介会发团启动仪式后,龙华区邀请现场媒体、旅行社嘉宾以及外国友人体验团、青少年研学团、跨市看看团等三支旅游队伍、约500人次的旅游团队,循着线路游览龙华、走进龙华、了解龙华。
一路上,伴随讲解员的讲解,龙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情让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高品质的旅游接待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龙华区将制造业优势延伸到旅游业中,把‘工业+旅游’强势结合,挖掘出区域旅游发展新蓝海,增添了数字龙华文旅新标签。”现场参与推介会的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张先生表示,龙华区此次发布的十条旅游线路,打破了很多市民对龙华旅游的传统认知,首批重点推介的三条线路,不仅满足市场对春游、研学的需求,也让游客在旅行中深刻感受龙华的文化魅力和产业发展势能,一系列景点必将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游客竞相打卡的新地标。
(原标题《激发龙华文旅消费新活力,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圳美龙华·超越想象”聚集旅游线路 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1深圳分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持续关注
2“深圳曼哈顿”打卡点火了,商场禁止游客带相机拍照?最新回应→丨有料
3一个54岁一个81岁!乒乓“老男孩”代表香港出战,一路打进全运赛场
4北大法学院回应“易继明教授违规招生”:未发现网传我院教师有关情况
5口述岁月·福田——张健: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区的拔节生长
6读特热评|女子带4孩坐高铁该不该补票?别忙着站队,更该思考这一点
7英仙座流星雨如约而至,璀璨星空点燃夏夜激情
8办理消费贷贴息个人需要如何操作?财政部详解
9送票!2025 CAFEEX 深圳咖啡展等你来逛
10凭“气味”就能预判暴雨?刮大风不能开空调?这些台风天“冷知识”你需要知道→ | 下午茶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55
#45载圳青春#[个人] - [短视频] - [穿越古今!在深圳当“古人”有多爽?] 深圳的多元文化能装下所有热爱!💃🕺 古风控看这里👉甘坑古镇·二十四史书院一键开启“穿越模式”!穿汉服、品茶香、执书卷,在亭台楼阁间秒变文人雅士~谁说现代都市没有诗与远方?从潮流CBD到千年风雅,你的小众爱好,在这座城都能被好好安放😆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