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霓裳羽衣到特区舞裳,一览深圳服装时尚
2023-04-25 20:03

深圳的时尚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重要影响力。服装产业是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圳市服装产值长期以来一直位居中国大中城市前茅,牢牢占据全国女装产业绝对引领地位。

据统计,深圳市现有服装品牌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90%以上为自主品牌,在全国大中城市一线商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年销售总额近2700亿元,占全国的10%。深圳服装产业的经济总量、服装品牌数量、服装产品市场占有率、服装类上市公司数量这四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不少服装品牌都是一线时尚品牌。深圳服装产业这一亮丽成绩,不可能只是作为经济现象而孤立地存在,它必然会以同频共振的方式渗透、默化深圳人的日常生活,为提升深圳人的衣品或时尚指数加分。

经过8年的努力,深圳时装周在规模上大有提升,现已成为国内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三大时装周之一。众多设计师、品牌企业从深圳出发,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时尚。2021年,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城市评比中,深圳和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一起,被评为全球六大“时尚之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区舞裳:深圳服装潮流记》一书应运而生,聚焦近些年来深圳时尚产业(女装)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记述了深圳时尚产业发展变迁的史实,展示了充满梦想、拼搏精神和创新理念的深圳城市基因。

作者尹维颖是一位在深圳媒体工作的资深时尚记者,通过对业内专家、深圳女装头部企业家、获得“金顶奖”的著名服装设计师、新生代创业者、时尚买手店主理人、媒体人、名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领导等不同层面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记录了深圳时装业的起步、转型、发展,以及成为中国著名的服装加工和品牌以及顶尖设计师的汇集地和时尚潮流的领军者的行业历史。

《特区舞裳:深圳服装潮流记》

尹维颖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3年4月

该书为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100个主题。从内容上我们将围绕小切口深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写内容,做到原创、独特和深入。

近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携手于深圳时装周南山万科云城分会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首发式。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郑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潘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吴洪,两次获得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的著名设计师刘勇,12次登陆米兰国际时装周的著名设计师赵卉洲,本书作者尹维颖以及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共同为新书《特区舞裳:深圳服装潮流记》揭幕。与会嘉宾从不同行业经验、职业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分享,可谓书成时尚志,舌绽一枝春。

填补深圳服装产业研究领域的空白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郑璇

深圳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短短40多年间,就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时尚产业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就是这座城市发展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40年来,深圳服装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可以用几个数字来表达:深圳的品牌服装企业有2000多家;深圳女装在全国中高端女装市场占超60%的份额,年销售额2000多亿,有近10家上市公司;深圳有众多服装设计师,有4位设计师获得了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其中刘勇设计师两次获此殊荣。经过8年的努力,深圳时装周在规模上大有提升,现已成为国内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三大时装周之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三年疫情里,深圳时装周从未缺席。众多设计师、品牌企业从深圳出发,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时尚。

时尚产业是反映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民生产业,当前深圳正站在产业发展新的光谱上,面临新旧动能的转换、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研究和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品牌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以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在时尚产业里,服装产业是最重要的,大多世界时尚之都的发展史也是起步于服装产业。深圳高度重视服装产业的发展,《特区舞裳》的出版,填补了该产业研究领域的空白,它不仅记录了深圳女装产业这40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分析了其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996年,深圳影儿时装有限公司的早期研发车间。

服装将成为深圳建设时尚之都的一张名片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潘明

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成为一方时尚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拥有强大的基础产业和完整的生产供应链,服装产业数量、产值、女装上市公司比例均居全国首位。随着销售业态逐渐变化,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探索未来深圳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

服装将成为深圳建设时尚之都的一张名片,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展现深圳的自信、包容、开放、独立,吸引世界更多创作者和创造者聚集于此。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正致力于执行“标杆计划”,在品牌建设、跨境贸易、供应链等多个维度建立标杆。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平台,运用中国科技的力量收集更多大数据,定位精准地服务企业和设计师的需求。

三年疫情里六届深圳时装周,深圳服装行业协会打造了许多“唯一”,比如元宇宙时装周、碳中和时装周,等等。协会坚持发声,勇于创新,协调数千人的团队让活动安全、稳妥、有秩序的落地执行。未来深圳时装周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创,输入更多新鲜血液、更多创意、更多人才一起来建设深圳的时尚产业。同时,协会不断优化团队结构,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展现深圳破土而出的新文化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洪

深圳只有40年的城市发展史,相较于有几千年文明和历史的城市,可能略显单薄。但如果从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视角来作史,深圳很有话语权,我们的新文化、时尚文化,从很多方面反映出中国的一种新文化产生和创造的原理。而《特区舞裳》的出版正是打破了对深圳区域文化的传统认知,展现了深圳破土而出的新文化。

深圳服装产业作为早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改变,由一个靠“三来一补”“贴牌生产”的传统加工行业,成为如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集文化、艺术、设计、创意于一体的时尚创意产业,对深圳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尚赋予城市魅力,顶尖设计师的荟萃,反映了城市对时尚创造者的吸引力,也体现了深圳创业者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求真务实的精神。

深圳的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在全球备受瞩目,在中国,深圳时尚产业亦走在前列。在这样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深圳的时尚服装产业一定会逐步融入世界,并在未来能够做到引领世界。

2016年深圳服装交易会上,近2万颗闪耀的纽扣投射着20岁影儿的金色年华。

时尚是永远来自于生活的同时要回馈于生活

——两次获得中国设计最高奖“金顶奖”的设计师刘勇

1990年我来到深圳,我深感这里的环境自由、宽松,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因此驻留于此。最初我从事外贸加工,从跟单员做起,到1995、1996年开始涉足设计。我看到大街上很多消费者穿我们自己设计的衣服,心里充满了被市场认可的喜悦,同时也慢慢有了困扰。消费群体在不断迭代变化,极易流失,成衣类设计师不像行业里很多设计师可以追求个性化或者定制类,必须要时刻了解、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被社会接纳,如何受消费者欢迎,如何去了解客户需求,是成衣类设计师的一项必要技能。

后来我在深圳做女装,到2008年介入休闲装,然后做男装。2016年我通过男装获得“金顶奖”,那时我发现做女装与做男装对消费者的理解很有不同,给我上了一门新的课。再往后我又从事运动装的设计,2020年通过运动装再次获得“金顶奖”。自始至终,我一贯坚持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把消费者需求当做第一遵循的目标,时尚是永远来自于生活的,同时要回馈于生活。

"我对时尚的定义,就是自由"

——服装设计师、“奔霓诗”品牌创始人刘晓燕

在深圳服装产业发展史里,我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我的创业从一间两室一厅的农民房开始,到现在建设了自己的工业园,从从事服装加工业到运营独立设计的服装品牌。我对时尚的定义,就是自由。在梦想得以自由释放和追逐的时候,就是时尚最佳的状态。刚好契合深圳这座城市的一个特质,因自由,而时尚。

我既是一个设计师,也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经营者,也是一个产品的缔造者。作为设计师角色时,我是忧伤而颓废的,但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是饱含激情的。在经历那种蜷缩在车间角落沮丧而绝望,仿佛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时,我作为设计师的本质是充分的;但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我依旧饱含热忱,勇敢承担,勇敢面对。日本官媒曾经来深圳做改革开放的采访,我们的企业作为代表向世界呈现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庞大的生产线、物流系统。那时候我身上是沉甸甸的企业家的责任,我忧虑我所传递出去的是中国最先进的吗?我们的管理体系、运营体系、智能化体系是最好的吗?当然,我知道我们还有一些差距。假如未来还有机会让世界看到我们,我自信我们个体的企业在这个领域里做到了,它所代表的是中国的服装产业、中国的时尚产业,值得向世界传递。

位于龙华大浪时尚小镇的艺之卉时尚博物馆,用馆内近万件藏品来展现近百年来中国时尚的生活方式,为20世纪中国服饰潮流打造了可观看、可触摸、可思考的空间。图为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角。

深圳的特质就是不受桎梏,开放包容

——服装设计师,“Vmajor”品牌创始人朱威

我90年代初随父母来深,在深圳学习成长,后到伦敦学习服装设计,回到中国正逢改革开放最蓬勃的时候,那时就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当时我感觉商场里的服装都同质化,缺乏个性,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审美认知,做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符合我审美调性的品牌,因此诞生了“Vmajor”。

“Vmajor”最初也是起步于低阶加工业,深圳拥有非常发达的加工链,生产出的产品拿到国际上也具有质量优势,但总是处在产业链最下游,我决心用这些好产品做自己的品牌。随着社会进步,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商业模式逐渐转型,我们的品牌乘此东风慢慢壮大,也是深圳这个城市的特质给予我们丰厚的滋养,我的经历可以说是深圳一代创业者的缩影。

这几年深圳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生发,人才汇聚,我们应当一体两面地看待这种现象。深圳服装不乏头部企业,但还有好多如我一般的设计师小众品牌。我们坚持“小而美”,不为追求所有消费者的青睐,始终保有自己的风格。深圳的特质就是不受桎梏,开放包容,容纳各种风格而不问出处,我觉得这才是深圳服装产业发展的未来。

热爱时尚的你,不妨一展其卷

——资深媒体人孙勇

如今,“中国女装看深圳”的口号正悄然流行。

据统计,深圳市现有服装品牌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90%以上为自主品牌,在全国大中城市一线商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年销售总额近2700亿元,占全国的10%。深圳服装产业的经济总量、服装品牌数量、服装产品市场占有率、服装类上市公司数量这四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不少服装品牌都是一线时尚品牌。深圳服装产业这一亮丽成绩,不可能只是作为经济现象而孤立地存在,它必然会以同频共振的方式渗透、默化深圳人的日常生活,为提升深圳人的衣品或时尚指数加分。

起步于2014年的“深圳时装周”,如今已跻身为国内三大时装周之一,并已进入国际时装周序列,赢得国际时尚媒体的广泛赞誉。2021年,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城市评比中,深圳和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一起,被评为全球六大“时尚之都”。

就宣传而言,媒体报道不可少,学术研究文章不可少,在这两者之外,还需要有深圳时尚产业或服装产业史志类的作品来加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舞霓裳:深圳服装潮流记》一书应运而生。本书作者尹维颖是一位在深圳媒体工作的资深时尚记者,她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记者的职业素养,让她的写作忠于事实,客观、准确、严谨;作家的文学修养,让她的文笔生动雅致,富有表现力。

深圳服装产业发展史、深圳服装企业家成长记、深圳服装设计师追梦录,是尹维颖写作的三个基点,再辅以详实的资料、精彩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共同成就了《特舞霓裳》的厚实与缤纷。

以服装为代表的深圳时尚行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从外向型“三来一补”产业起步;

二、逐步建立自创品牌,自主开发国内市场,建设从原材料收储、产品生产、品牌传播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三、以创新驱动设计开发产品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主动融入世界,走上国内和国际时尚中心舞台,倡导新生活方式,引领时尚潮流。

对此,《特舞霓裳》做了详实的回望与记录;灵活穿插于其中的“深圳四大时尚品牌帝国”——影儿时尚集团、赢家服饰集团、歌力思和玛丝菲尔的成长史,以及王媛、刘晓燕、赵卉洲、刘勇、罗峥、朱威特、潘明等服装品牌创始人、设计师或行业协会掌舵人的创业、守业故事,动人心弦。此外,作者尹维颖与她的媒体朋友对于深圳服装产业的花絮式观察,也充满生活情调,提升了《特舞霓裳》的可读性。

诚如中国服装设计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吴洪先生所言,《特舞霓裳:深圳服装潮流记》见证、记录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服装产业的蝶变史,填补了深圳服装产业记述史的空白。

我原本是时尚产业的门外汉,读完《特舞霓裳》后,受益于书香的熏染,对时尚产业竟有几分感觉了。仅凭着这一点,《特舞霓裳》就值得我向读者推荐,更何况它还有我在上文中谈到的诸多亮点呢!热爱时尚的你,不妨一展其卷,与霓裳共舞。

希望为时尚中的深圳贡献一份文化价值

——资深媒体人、《特区舞裳》作者尹维颖

本书的创作缘起,是我观察到深圳在40年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时尚产业链,但始终缺少一本权威的著作系统研究服装行业。《特区舞裳》的写作切口聚焦于深圳女装,因为深圳女装被称为是深圳时尚皇冠上最闪闪发亮的那颗明珠。

自2021年底开始,我花费8个月时间奔赴深圳各个服装品牌所在地,与产业链上每个不可或缺的阶段的代表人物面对面交流,对我而言,他们就像拼图一般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实照。每一个参与这个行业的领军者都是深圳时尚的一部分,他们是品牌的企业家、院校学者、获得“金顶奖”的服装设计师、走向国际舞台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行业协会的会长、最潮买手店主理人、超级名模、媒体人等等。他们带着各自的城市印记抵达深圳,他们的成长史、审美养成、行走足迹、看世界的角度,都刻着历史、文化、时尚的基因,共同成就了属于这座城市的时尚潮流。

深圳服装行业有2500家企业,近10家上市公司,30万从业人员,2万名服装设计师,最高的产值是2700个亿,出口近百亿美元,产值的规模占全国10%以上。《特区舞裳:深圳服装潮流记》这本书,是集合各家之力共创的深圳时尚发展史录,希望为时尚中的深圳贡献了一份文化价值。

五天对应五本书,浓缩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服装演变史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

编辑做书与设计师做衣裳有很多共通之处。让我们通过五天对应五本书,来浓缩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服装的演变史、流变史。

星期一,翻开《西游记》。这本书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悟空跟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之前,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而更早的大闹天宫之前,在花果山逍遥了五百年。美猴王的年代难以追溯,但它给我们最鲜明的印象是“腰系虎皮裙”。早期服饰的功能在于遮羞、取暖,可能还很酷,就是比较费老虎。

星期二,翻开《论语》。孔老夫子在这本书里曰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汉服历史悠久,从三皇五帝时开始演绎,到周朝已经完全成形了。管仲为齐国相,尊王攘夷,帮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霸。所以一百年后孔老夫子依然表示服气,说如果没有管仲这个人,我们现在肯定要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衽服装成为蛮夷了……第二天,传统服饰有了非常鲜明的传承和所谓正宗的意味。

星期三,打开《战国策》。书里有一个典故叫“胡服骑射”,说的是战国时赵武灵王号召全国战士换上周边少数民族的胡服。所谓胡服是短袖子窄下摆的服装,为了方便在马上射箭,跟传统汉服高冠博带是完全不同的制式。改革后,赵国一度成为战国时代骑兵队伍最威武的一个国家。中国传统服饰很早开始就有了向外学习、融合的意识和实操。

星期四,有一本《霓裳羽衣曲》,其实也算一首乐曲。传说它是唐玄宗亲自创作的,杨玉环在华清池沐浴的时候,玄宗就奏着这首妙曲。白居易写下流传千古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当然更直接的诗句是“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至此,中国服装在装饰和演绎方面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唐朝到现在又过去了一千多年,已经到星期五了。这天的书,就是这本《特区舞裳》。至于这本书好在哪里,今天发布会专家老师已经阐述得非常明白,或者您一读便知。

本文内容系独家原创,未经《晶报·深港书评》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编辑:陈章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