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园区设计出自何镜堂院士团队之手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陈子坚 赵求知
2023-04-23 16:28

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隆重举行。大典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海内外华夏儿女循着祖先的足迹,再次汇聚黄帝故里,共拜始祖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

在直播过程中,经过规划提升后,首次全面开园的黄帝故里园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中国气派、文明力量、时代格局,”这一园区的详细规划、建筑单体、室内设计及园林景观,正是出自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及其团队之手。

拜祖大典现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新郑就有农历三月初三顶拜轩辕的习俗。2006年,新郑一年一度的拜祖活动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拜祖大典仪程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起,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年年举办,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盛大节日。

2020年5月起,黄帝故里园区提升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华人翘楚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负责园区的详细规划、建筑单体、室内设计及园林景观之外,其前期总体规划由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筑专家郭黛姮担纲;铜装饰、建筑铜工程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领衔;黄帝像重塑工程由中央美院孙伟、段海康教授等创作,国家非遗石雕技艺传承人刘红立大师雕刻完成。

在拜祖九项仪程开始前,举办了简约质朴、庄严肃穆的开园仪式。伴随着何镜堂院士团队成员陈子坚的讲解,黄帝故里园区的新貌也首次全景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何镜堂院士在采访时介绍,园区的整体设计遵循“大巧若拙,自然成器”的理念,运用简洁而古典的营造工法再现传统建筑的美感,同时也运用现代的手法展现建筑的时代性。

全新的黄帝故里园占地40公顷,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要分为故里广场、寻根门广场、同心广场、故里祠静心园、拜祖广场、轩辕丘和黄帝文化花园区七大部分。

何镜堂院士用“中国气派、文明力量、时代格局”12个字总结了黄帝故里园区提升工程的设计特点。他指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从未中断,离不开其中的核心概念,比如从黄帝文化中开始或者延伸出来的“自立自强”“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也应该体现这种精神,通过空间序列把这种文化的张力凸显出来。”

何镜堂院士与团队讨论设计方案

在他看来,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源,他和团队希望将黄帝故里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具备永恒性、纪念性的建筑群,成为华夏儿女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让前来拜访游览的人们可以透过建筑,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黄帝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黄帝故里园区也再次生动展现出何镜堂院士的设计理念——“两观三性”。“两观三性”分别是指建筑的总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还有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何镜堂院士认为,创新绝不是脱离建筑本质去追求形式的新、奇、特,而是要贯穿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兼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建筑的“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则体现建筑精神和发展。任何建筑的构造都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构思,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决定,彰显建筑的地域文化及主体特色。

何镜堂院士表示,设计团队将“两观三性”的理念运用在黄帝故里的规划中,将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以轩辕殿为代表的故里园区建筑,风格不拘泥于具体朝代,对中国传统及当代建筑融汇并蓄,超然于时间地域观念,以反映先祖所开创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繁荣昌盛。

(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原标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举行,园区设计出自何镜堂院士团队之手》)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陈子坚 赵求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