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旧鲤鱼门军营三幢历史建筑列为法定古迹
记者 啸洋
2016-05-21 00:40

港府20日宣布,香港发展局局长以古物事务监督的身份,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将旧鲤鱼门军营三幢一级历史建筑物,即第七座、第十座及第二十五座,列为法定古迹。有关公告今日刊宪。

50996303093341908

据介绍,旧鲤鱼门军营是英军在香港最早设置及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鲤鱼门位处香港岛东北角,扼守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位居要冲。1885年,军方决定在鲤鱼门兴建永久的基础设施,其后战务部于1889年获移交鲤鱼门一幅土地,以建造军营。军营分为中央区(主兵房)、西湾山(上堡垒)和岬角(下堡垒)三部分。1890至1939年间,主兵房陆续落成,主要用作英军办公室及已婚人员宿舍。及至1890年代,鲤鱼门的防御工事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海防据点,其规模于往后数十年更逐步扩大。

368872098769406602

1930年代,随着科技和战术的发展,鲤鱼门的战略地位大不如前。1941年12月19日,军营在香港保徖战中沦入日军之手。军营在战后一直是英军的训练基地,直至1987年交还香港政府作民事用途。1988年起中央区及西湾山成为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岬角的军事设施在修复后成为香港海防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在2000年落成启用。

482944144780429219

第7座位于军营北端山上,俯瞰鲤鱼门海峡,于1890至1895年间落成,相信是军营内最早落成的建筑之一。第七座本为皇家炮兵团军官宿舍,战后用作香港军事服务团的训练中心。第7座为殖民地民间风格建筑,三面是宽阔的游廊,地台升高,中央加盖撑高式屋顶,极具特色。兵房为长方形单层砖屋,建于扇形拱之上。两个精致的烟囱用砖和花岗石砌成,现仍保留。外部建筑特色包括线条简洁的托斯卡纳方柱,用作支撑游廊上盖。正门门口上有扇形拱和券心石。室内古雅的灰塑天花线现仍保留。

596246199513123512

第10座于1890至1895年间落成,1935年曾扩建。旧翼相信是军营内最早落成的建筑之一。兵房位于营地北端,居高临下,本为皇家炮兵团士兵宿舍。第10座可说是军营中最典雅优美的建筑物,是简约古典风格建筑的罕有佳作。这幢长方形三层建筑的正立面和背立面都是拱形柱廊,托斯卡纳式方柱承托扇形拱,中层和顶层的游廊装有古典瓮形扶栏。于1935年加建的新翼大致按旧翼的规模和设计建造。烟囱和大部分的壁炉现仍保留。

860535342981249753

第25座曾是军官食堂,相信于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兴建,是军营内最早落成的建筑之一,亦是早期殖民地军事建筑的佳作。第25座的建筑采用简约古典风格,外形优美,楼高两层,三面是装有扶栏的开扬柱廊。东立面大致保存旧貌。墙、柱均用砖砌,然后髹漆。游廊由方砖柱支撑,柱基和柱头线条简洁。上层游廊装有典型的古典瓮形扶栏,但地下游廊的扶栏款式不同。两层檐口均有线饰。内部间隔与原貌相若。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