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光携新著《荧晖阁丛稿》做客广州楠枫书院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董芳 文/图
2023-04-03 22:38

著名古文字学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桂光先生,日前携新著《荧晖阁丛稿》做客广州楠枫书院。他讲述了自己毕生与古文字、书法、诗词结下的深厚缘分,介绍了岭南名家前辈在这些领域的傲人成就,并展示了精彩的粤语诗词吟诵艺术。

▲张桂光教授在讲座中。

主持人、文史学者罗韬先生说,广东既是古文字学的重镇,又是中国书坛的高地,这两者的结合令岭南书坛重视人文素养的传统进一步加强。在张桂光教授身上,古文字学家、博雅之士、书法家三位一体,这正是岭南书坛人文传统的缩影。

《荧晖阁丛稿》一书,是张桂光毕生的学术成果、书法理论、文学作品、书法作品集结而成,近期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教授在活动结束后为读者进行了签售。

《荧晖阁丛稿》张桂光著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岭南古文字学者往往兼擅书法

古文字学,坊间素有“三大冷门绝学之一”的称号。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作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文字载体,令这门学问具有了溯源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张桂光毕生用力最多,成绩最著的事业正在于此。

张桂光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总结为三个方面:理论总结,文字考释,以及用古文字材料研究其他问题。他的硕士论文《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第一次对古文字的讹误变化进行系统性研究,归纳出讹变的八种类型,把纷繁复杂的讹变现象整理得条贯分明,丰富了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理论,被誉为“近年来古文字研究的一项新成就”。

在研究文字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张桂光运用规律去辨识未识字,或者指出前人认字的错误,成果丰硕。他多年来考释的甲骨文字达20多个,指出前人错认并提出自己看法的字近40个。比如他推翻了古文字学界长期奉为规律的“人卩旁通用说”(即“站着的人”和“跪着的人”),从而正确区分了“望”和“见”,“兄”和“祝”等字。在已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文单字当中,迄今能破译的仅有1000多个。因此罗韬先生说,辨识一个古文字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一颗星球。

张桂光介绍,上世纪中叶,古文字研究有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三个中心,被戏称为“东北军”“川军”和“粤军”。其中“粤军”以容庚、商承祚二老为首,侧重语言文字的研究,强调字形特点的记认、理解,重视字形的摹写。因此,容商二老带出来的徒弟如马国权、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等,古文字和书法兼擅,成为“粤军”的一大特色。此外,因为注重规律的总结,一篇文章往往能解决一串字,这也是“粤军”的一大强项。

书法的“时代性”应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反映

张桂光的另一重身份,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作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年逾古稀的张桂光仍孜孜不倦,致力于梳理、传承和弘扬岭南书法传统。

▲张桂光书法作品。

岭南书法相比中原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代哲学家、书法家陈白沙打破了妩媚柔弱的“台阁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晚清岭南书法碑学群体兴起,李文田、邓承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碑学理论和实践在全国都有巨大影响。

到上世纪中叶,广东又诞生了一个庞大的“分工合作式”书法家群体,包括容庚、商承祚的篆书,麦华三、朱庸斋的楷书,李曲斋的行书,阮退之的草书,黄文宽的篆刻等等,都有相当的造诣。1957年举办的第一次中日书法交流展,中方的100张作品中,广东就占了18张,居各省市之冠,书坛地位可见一斑。

张桂光说,重学问、重传统、重创新,是岭南书法的优秀传统。历代岭南书家多是“字内功”与“字外功”兼修的饱学之士,比如陈献章是大哲学家;康有为、梁启超不但国学功底深厚,还是了不起的政治改革家;容庚、商承祚是古文字学泰斗;朱庸斋、詹安泰的词称雄岭峤,饮誉中原……

此外,岭南书家具有强烈的守正创新精神。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自觉,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当下时兴的“另起炉灶”迥然不同。比如陈白沙的茅龙笔书法、康梁的碑学,都是岭南对中国书法的重要贡献。又如李曲斋用简化字刻印章,每个字都是新的,但章法布局、行笔运刀,处处运用传统的篆刻元素。詹安泰将“爨宝子体”与行书融合得浑然一体,令人分不出哪一笔是行书,哪一笔是“爨体”,所有元素都是传统的,整体面貌却是崭新的。

对于当前书法界的热点话题,张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习书法一定要重视临帖,书法教育首先要予人以规矩。只有把前人的东西学好学精,然后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才能有真正的成就,这才是书法创新的真谛。所谓书法的“时代性”,应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反映,或是新成果、新事物(如简体字)的运用,应是催人奋进、愉悦身心的。过去一度出现过的反传统、以丑为美的潮流,令人揪心或者引人烦躁,就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罗韬说,张桂光的讲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书法有很大的帮助。中医有“齿为骨之余”一说,骨头缺钙牙齿就不会好。套用这句话,书法也可以说“书为学之余”。学习书法要反寻其本,让书法富有内涵。

粤语吟诵精彩绝伦

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精彩篇章,岭南书坛在这方面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詹安泰、朱庸斋、李曲斋、麦华三等人,都是挥毫雅集即席赋诗的能手。上世纪六十年代,年仅13岁的张桂光就拜入朱庸斋门下学习诗词。他回忆说,朱庸斋老师教诗词,每一首在讲解前都要先吟诵一遍以帮助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模仿填词。这种训练方式颇有成效,后来朱庸斋的分春馆弟子,成为教授的就有8位。

张桂光说,粤语吟诵有悠久的历史,有记载的起源是近代的陈澧、朱次琦,后来经过黄梅伯、陈洵、康有为、朱庸斋等人,代代传承至今。

讲座现场,张桂光以王勃七言古诗《滕王阁》、朱庸斋词《鹧鸪天·夜起》、李白骈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为例,为观众展示了粤语吟诵艺术。在张桂光的吟诵中,《滕王阁》铿锵有力,《鹧鸪天·夜起》韵味悠长,《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生动活泼,分别代表了豪放、幽怨、欢快这3种迥然不同的吟诵风格。

吟罢,全场掌声雷动。古老的粤语吟诵艺术,抑扬顿挫之间,令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式地体悟到了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深沉情感。

罗韬说,源自西方舞台的朗诵是“为人的”,而中国的吟诵则是“为己的”。正如白居易说的“醉听清吟胜管弦”,通过音节在内心的摩擦,“耳入心通”,细心地体会古人的每一个用字。在那一刻,吟诵者内心和古人的灵魂达到了合拍,仿佛古人在“我”身上又活过来。包括粤语在内的南方诸方言,因为保留了入声,在这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希望大家像张桂光教授一样,用吟诵的方式感受古诗,获得与古人心灵相通的体验。

(原标题《书学成果融于一册,张桂光携新著<荧晖阁丛稿>讲述自己毕生与古文字、书法、诗词的不解之缘》)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董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