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八点,深圳交响乐团将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奏响2022/2023音乐季“匠心韶华·人生的悲欢·柴可夫斯基交响音乐会”,在指挥家刘明执棒下,演奏柴可夫斯基《伏尔加河上的梦》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b小调第六交响曲》。著名小提琴家陈曦将再次与深交合作,为观众演绎俄罗斯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建立了不同于贝多芬的属于自己的宏大交响音乐体系。他的作品力求用直接的情感抒发方式表达最具普遍意义的东西,以听众都能理解的音乐语言阐释生活诗意和展现人类感情中荡人心魄的韵味,因而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其音乐不仅是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最高成就之一,亦是贝多芬之后交响音乐的重大突破与发展。称其为“世界乐坛登峰造极的人物”。
曲目方面,本场演出中的《伏尔加河上的梦》是柴可夫斯基于1868年创作完成的一部歌剧,并于次年2月11日在莫斯科大剧院进行了首次演出。但是在19世纪70年代,柴可夫斯基销毁了这部歌剧的全谱手稿,将《伏尔加河上的梦》的主题留给了他的学生安东·阿伦斯基,重新创作歌剧《伏尔加河上的梦》。几十年后,在苏联时期,《伏尔加河上的梦》被追认为是根据幸存的管弦乐和声乐部分以及作曲家的草图重建的,主题音乐非常美。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其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它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其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含有俄国民谣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是一部格调新颖、韵味独特的佳作。
《b小调第六交响曲》堪称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顶峰,也是世界音乐殿堂上的一颗闪亮明珠。作曲家以“悲怆”为乐曲标题,因为他认为“悲怆”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他把忧郁的性格、厌世的情绪、对死亡的预感、对人生的绝望,完全倾泻在这部作品中,乐曲所表现的悲凄、绝望,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弦。作品前三个乐章表现了现实的痛苦和对幸福的渴望,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第四乐章一反交响曲创作惯例,采用慢板形式,表现了“广泛的哀悼和无名的苦痛”的乐思,有着深沉的悲怆之美。
(深圳交响乐团供图)
(原标题《深圳交响乐团携手刘明、陈曦,本周五奏响柴可夫斯基作品音乐会》)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