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1亿!金溢科技诉聚利科技专利侵权案件开庭
读特记者 杨勇 文/图
2017-09-28 15:53

9月28日,备受业界关注的金溢科技(SZ.002869)诉聚利科技专利侵权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金溢科技诉称聚利科技侵犯其“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专利(下称“涉案专利”),请求法院判令聚利科技停止侵权行为,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已制造侵权产品,赔偿经济损失1亿元。

据悉,该索赔额占聚利科技2016年净利润近80%,也是我国发明专利史上索赔额最高的侵权案之一。

金溢科技是深圳一家专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行业的应用开发、产品创新与推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电子不停车收费(ETC)产品中占35%以上的市场份额。该公司首创太阳能电子标签,并于2010年将其中关键技术“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申请了发明专利,2012年6月27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201010105622.2。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太阳能电子标签在国内外ETC行业属首创技术,其应用成功解决了电子标签的电源问题,实现了在ETC行业的普遍应用。

金溢科技发现聚利科技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大规模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涉案专利的电子标签等情况后,于2017年7月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受理。

金溢科技认为,聚利科技的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金溢科技对涉案专利所享有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其太阳能电子标签销售及商业经营,自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金溢科技“涉案专利”被侵权所造成的相关经济损失达1亿元以上。

据了解,聚利科技是金溢科技在ETC行业的竞争对手之一,电子标签均为双方主营产品。2014-2016年,金溢科技实现的产量分别为208.07万套、581.7万套、573.08万套;聚利科技产量分别为124.04万套、420.55万套、484.68万套。

双方辩论的焦点是电压关系构成认定是否侵权。

金溢科技认为,“涉案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中,核心电路设计思路为: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低于后备电源的电压,这样设计不仅实现了太阳能电源优先于后备电源对储能器件充电,而且能够防止后备电源被太阳能充电支路或储能器件充电,从根本上消除一次性电池因逆充而导致的爆炸等安全隐患。

而聚利科技坚持认为,与“涉案专利”保护的核心电路设计不同,其电压关系为: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也高于后备电源的电压,不存在侵权行为。

金溢科技在28日的庭审中指出,如果聚利科技的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电源的电压,一旦后备充电支路上的二极管被击穿短路,太阳能充电支路将持续对后备电源进行逆充,存在爆炸风险和安全隐患。

聚利科技辩称,其产品的后备充电支路上的电阻能够防止后备电源爆炸的安全隐患。

金溢科技进一步指出,在太阳能充电支路输出的充电电压高于后备电源电压的情况下,电阻能起到的作用仅在于减小太阳能充电支路对后备电源的充电电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备电源逆充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后备电源爆炸的风险。

据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择期宣判。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杨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