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强势”来袭,防控要趁早!
记者 吕二函 通讯员 蒋慧惠 吴文湄
2016-05-20 01:01

让许多家长闹心的手足口病强势来袭!读特记者19日从深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当前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截止5月15日,全市手足口病报告数同期上升92.8%。专家提醒,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近期务必做好防控措施。

bb63c05010501dd46bd70112e847f423

“当前我市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手足口病发病将在近期维持较高水平,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其他肠道病毒引起重症的概率较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轻,预后良好,但仍需注意极少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深圳市疾控中心疾病防制科主任谢旭称,根据市疾控历年监测数据显示,每年5—7月是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发期。

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儿童专科医院,该院的急诊科近期收治不少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因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近期急诊科日门诊量达900—1100人次,这两种疾病能占到三分之一。”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宋萍医生称。

据了解,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310ee1ecbd0660188142d06526c2cd54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谢旭主任建议做好以下防范措施可有效避免儿童感染该肠道病毒:

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提高警惕,落实晨检、病例监测、生活娱乐用品清洁消毒、环境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及时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小朋友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医,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教育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

二、当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病例所在班级要停课10天。手足口病患儿要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满1周才能复课。在此,呼吁各位家长朋友积极配合托幼机构和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家长和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流行期可定期清洁消毒,尤其注意对儿童用品如奶瓶、玩具、衣被等经常进行消毒或暴晒。

四、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儿童如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送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患者居家隔离期间要注意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做好“二摸,二看”,即摸患儿的额头有没有高烧、摸皮肤有没有发冷;看患儿是否精神萎靡不振、肢体是否有颤抖抽搐。如出现上述症状的患儿应立即送至重症手足口病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五、各类人流密集、流动性大的商场、儿童娱乐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加强环境通风、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保持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卫生清洁,预防手足口病传播。

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医疗卫生场所要加强通风,加大候诊、就诊及治疗等区域的消毒频次,并为就诊人员提供便利的洗手设施;着重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与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