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娘母会”:传承百年的团圆家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叶惠涛 陈慧敏 文/图
2023-02-23 17:58
摘要

2月22日,二月初三,东莞市大朗镇石厦村在过一个别样的村中节日——“娘母会”,家家户户喜庆团圆,一起吃濑粉过节日。

2月22日,二月初三,东莞市大朗镇石厦村在过一个别样的村中节日——“娘母会”,家家户户喜庆团圆,一起吃濑粉过节日。


原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石厦村的出嫁女都会携带丈夫儿女回娘家与亲人团聚,而娘家也会在这一天准备一场别出心裁的团圆家宴,用味蕾最初和最深刻的记忆——“妈妈的味道”维系血脉亲情,这个传统据称传承已逾百年。

“娘母会”是石厦村一个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当天,石厦村许多出嫁女回娘家与亲人团聚,母女一同做家宴。在“娘母会”家宴中,寻常的小吃濑粉变身为餐桌上的重头戏。出嫁女与妈妈、亲戚朋友一起做濑粉,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事,体验血脉亲情。

“娘母会”也逐渐演变成石厦村的“敬老节”。从2018年开始,为了更好地传承“娘母会”和孝道文化,石厦村近年来结合村里的敬老活动,把“娘母会”“敬老节”合在一起,办成体现孝道文化的盛会。通过活动,让“家里爱母,村中敬老;户户孝亲,人人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在石厦村蔚然成风,世代相传。2月22日下午,在热心企业和善长仁翁的支持下,石厦村举行了“娘母会”暨第七届尊长敬老活动,宴请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起吃濑粉。



石厦村“娘母会”这个名称的由来,村里人从字面意思说的是“娘亲”与她的母亲相会,即妈妈与外婆相会之意,从而更能体现感念亲恩之情。“娘母会”还有个俗称叫“牛乸(读nǎ)会”,牛乸即母牛之意。至于为何要用“牛”字来命名一个节日,大朗中学退休校长叶金镇解释称,在过去,因为石厦村田地多而人口少,长期耕耘,牛是农家不可或缺的畜力,是农民的宝贝。在老祖宗的心目中,牛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牛耕田犁地,劳年累月,唯嚼一把杂草,仅求主人家丰产,这也是石厦村人老祖宗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

(原标题《东莞大朗“娘母会”:传承百年的团圆家宴》)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叶惠涛 陈慧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