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
为更好打造“阳光财政”,提高“国家账本”透明度,近年来全国人大力推预算联网监督。在日前召开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视频)交流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介绍了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推进情况。
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连续五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作出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中作出安排。
五年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实现跃升,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
从全国人大工作看,2017年12月,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建成上线运行,并首次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提供服务。2020年12月,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二期电脑PC端核心模块和手机APP上线运行;2022年6月系统二期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并向全国人大代表开放使用。系统二期在模块设置、功能设计、数据传输、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实现了跃升。
从地方人大工作看,河北、山东、云南、宁夏等14个地方建立系统建设统一技术规范,并利用“全省统建”方式推进系统建设;上海、江西、云南等地进一步加强与发改、人社、审计、国资、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交互;北京、吉林、上海、贵州、陕西等24个地方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分析模型……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90%的地市级人大、80%的县级人大都建成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五年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持续探索、各具特色,多场景、多维度分析不断深入。
系统服务预算、决算审查,在对预算决算数据梳理汇总基础上,分别从“四本”预算的收支、赤字和债务、当年与历年、决算与预算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全景式展示,描述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差异,为审查预算、决算并提出审查意见建议提供服务。
2018年以来,运用系统持续对99个中央部门、合计3万多亿元预算资金开展线上全过程跟踪监测。持续对2020年至2022年共8.5万亿元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开展全过程跟踪。
湖南、四川等地通过多维数据比对,助力预算决算审查提质增效;江西、广东、云南等地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做实预算执行监督;陕西、山西、贵州等地通过不断拓展系统应用场景,深化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要求……
“五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史耀斌说,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系统功能从简单查询到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系统使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从单一场景到多元场景,为增强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针对性、深入性和有效性,为服务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
面对新征程上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更好发挥其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的支撑服务作用?
史耀斌称,为更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将制定“十四五”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发展规划建议;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迭代升级;着力强化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工作;不断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安全;不断提升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的重要作用,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技术手段支撑,为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贡献力量。”史耀斌说。
(原标题《持续提高“国家账本”透明度——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五年回眸》)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