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形势变化和急救社会化需求,提高公众急救的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推动全市规范化公众急救培训工作,12月29日,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该中心牵头编制了《公众急救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众急救培训基地建设将有“深圳标准”。
根据统计调查,目前我国城市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到达伤病员现场的时间平均为 10—15 分钟,在这段“空窗期”下“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让更多的人会急救、敢于出手急救,多年以来,深圳市急救中心持续开展急救培训。
公众急救培训基地是在深圳市急救培训管理单位的指导和管理下,于指定区域范围内开展公众急救培训的机构。《指南》规定了公众急救培训基地的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适用于指导深圳市辖区内承担急救知识普及和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公众急救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指南》将有效填补医疗急救领域,在培训基地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缺失,推动深圳市医疗急救事业的创新发展、系统发展、精细发展,起到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目前,今年招标采购的3000台AED已经到货,并已按照申请顺序陆续在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开始安装。与此同时,急救培训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共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447场次,完成28422人次培训。至此,全市累计培训651240人次,市民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为满足市民学习急救的迫切需求,4月份起,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始针对广大市民推出线上视频教学培训课程,方便市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截至11月30日,线上视频教学模块累计播放量超过51万次,对传播、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起到了良好效果,培训效果及社会效益也在一次次成功救治中得以充分体现。
(原标题《深圳稳步推进公众急救培训 全市累计65万余人会急救》)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