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深圳青春文学的魅力 本土作家创作沙龙分享会“青春写作”专场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詹裕敏
2022-12-20 13:07

12月18日,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分享会“青春写作”专场在深圳书城中心城24小时书吧举办,时潇含、武捷宇、李楚涵等深圳青年作家代表从各自的文学作品与城市的阅读文化出发,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引领现场读者近距离感受深圳青春文学的活力与魅力。

时潇含是深圳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无尽的远方》《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云在青天水在瓶》等散文集,受到国内评论家的高度称赞。自高三开始,时潇含便开设了个人公众号,坚持每周发布一篇文章。在她看来,写作无需等待超级灵感或准备就绪,日常的磨炼尤为重要。“我的文字主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一些闪光的时刻,一些美好的时刻,这些即使很普通很庸常,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觉得我度过这个时刻,其实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影响到我,已经感动到我,这也是我写作的观念”。

武捷宇去年凭借长篇小说《十五日》入围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并在今年获选第九届“深圳十大佳著”以及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展现出强劲的创作实力。武捷宇认为,自己真正触摸到写作的“门把手”,源于七八年前对校园霸凌等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与走访调查,这让她意识也许真正的写作,需要悲悯和绕行。她表示,《十五日》能够被社会关注和接受是一件好事,“因为新时代写作者在历史的虚无中能够建构起自我主体性比较艰难,所以当这种对抗性努力能够被看见和被支撑,是非常令人动容的,也是非常具有力量的”。

李楚涵在高中时期就正式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黎江传1 星际流浪客》,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他正在筹备短篇科幻小说集,其作品被业界公认具有科幻文学的实验价值。他透露,自己即将出版的《联合世界轶事》,用10篇故事刻画了即使有先进科技,人们依然在和自然抗争、和生活抗争、和自己抗争的充满魅力的时代。

活动现场,三位青年作家也谈起了与深圳读书月共同成长的“渊源”。深圳读书月为读书人与创作者埋下了种子、提供了平台,23年的高贵坚持,既见证了一个城市品牌文化活动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一批优秀青年作家阅读写作的成长史、发育史。三位青年作家也表示,他们的青春是深圳文学发展的历程,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深圳文学的成长,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作为本届深圳读书月创新策划、重点打造的阅读活动,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以“瞻望在地书写,见圳文学力量”为主题,组织邀请深圳本土作家集中亮相、交流分享,向广大市民读者宣传展示根植特区热土的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深圳文学力量,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品位,激发本土创作热情,营造有利于深圳创作的文化氛围。

(图片由出版集团提供)

(原标题《“青春写作”专场感受深圳青春文学的魅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詹裕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