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关注习近平沙特行:中沙两国展示了新的伙伴关系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2-12-11 22:12
摘要

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受到沙方高度重视和高规格接待。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萨勒曼国王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受到沙方高度重视和高规格接待。德语媒体《每日新闻》和《新苏黎世报》都对此次访问进行了报道。

《每日新闻》网站刊登的报道题为《展示一个新的伙伴关系》,报道指出:“从在机场的隆重接机仪式,到战斗机在天空涂上了代表中国国旗的红色和黄色,显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阿拉伯是一位受欢迎的客人。”

这是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时,沙特利雅得省省长费萨尔亲王、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中国事务大臣鲁梅延等王室重要成员和政府高级官员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两国是密切的贸易伙伴。”文章接着写道:“但这次会议不仅事关经济:它是要向世界,尤其是向美国发出信号,表明中国已经找到了新的地缘政治伙伴。”

《每日新闻》的报道指出:“(中国和沙特)这两个国家在许多领域追求相同的路线:与各方做生意,无论是与俄罗斯还是美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是首要目标。”

这是两国元首亲自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同意每两年在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新苏黎世报》刊登题为《拜访好朋友》的文章写道,中阿的友谊不仅仅是在商业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全力推动海湾地区的发展,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问也是向西方发出的信号:石油国家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的时代已经过去。不仅是沙特阿拉伯,海湾地区的小国也早已各奔东西。”

文章还认为,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拒绝配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将前来讨要石油和天然气的欧洲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另一方面,中国则受到阿拉伯人的热烈欢迎,中国人与之签订石油和天然气长期合同,并且提供技术。

综合来源:新华社、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每日新闻、新苏黎世报

编辑 关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陈建中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