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考察。“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文化的兴盛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敦煌莫高窟到云冈石窟,从福建朱熹园到四川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激励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者薪火相传、接力追梦;与文艺界、教育界、体育界的代表交流、通信,勉励他们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定格下无数温暖的瞬间。
此次踏访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
新征程已启航,每一个追梦人的努力奔跑,都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总书记的回信,点燃了每个乌兰牧骑队员心里的逐梦之火。
2022年8月8日,乌兰牧骑队员们在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上进行文艺表演。丁根厚 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荧屏银幕到剧场戏台、从笔墨书画到字里行间,广大文艺创作者响应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山海情》《人世间》《护士日记》等一系列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激发情感共鸣,汇聚起意气风发、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3000多个公共图书馆、4万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58万余家农家书屋的建立,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4年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墨韵堂里,书法社团的学生们正在书写古训警句。书法老师请前来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的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要靠你们接力奋斗,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习近平观看学生书写的毛笔字。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和地方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大中小学考察视察,与师生交流座谈,给师生致信回信,推心置腹、谆谆教诲,传递出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深切厚望,对教师的尊重牵挂,对教育事业的念兹在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善用“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深入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筑牢坚实基础。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2014年2月7日,俄罗斯索契。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希望大家珍惜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展示风采,勇创佳绩。祝大家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快马加鞭、马到成功。”
2014年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亲切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这是习近平在座谈会上与代表团成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8年后,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健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国小将苏翊鸣身披五星红旗站上最高领奖台:“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2年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022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翊鸣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追梦路上,中国冰雪健儿用斗志与拼搏诠释着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激发着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文件相继印发……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康,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随着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
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定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原标题《总书记与追梦人的温暖瞬间丨“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编辑 张玉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王雯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