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吃药顺序”图、“新冠囤药清单”等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不少市民朋友也开始跟风囤药。对此,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提醒,可购买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备用药物,长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药、抢药行为则没必要;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置好自家的小药箱并注意有效期,有不适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指出,一方面,药物都有保质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保管不当容易变质,过多药物长期存放容易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广东省感冒类药物供应充足,近日省内批发企业分销到全省5.5万家零售药店的感冒类药品达到每天360万单位盒,超过近日爆发式最高需求量。而这种短期的爆发式增长势头不可持续,目前增长的180%销量主要以购买备用为主,不是真正需求量。市民朋友应科学合理按需购药。
没有感冒症状提前吃药能预防吗?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明确,感冒药大都是起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不能起到预防的效果。“是药三分毒”,如果没有疾病而服药,会打破人体机能原来的平衡,增加肝脏、脾胃负担,反而有可能会得病。特殊人群用药切记“谨遵医嘱”。老年人日常要多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减少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一般老人在感冒后积极治疗,并且本身不存在严重的基础病,则可以较快恢复,不会有太大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的发热指南均推荐,当儿童发热时,解热镇痛药物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退热,但是不推荐两者联用或交替使用。其他的解热镇痛药物均不推荐使用。孕妇体温长期处于高热的情况下,除却会严重影响到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还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疾病或者畸形,同时容易引起流产或者早产。所以,为使胎儿健康发育,孕期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应及时就医。
买药前后应注意哪些?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提醒,要通过合法渠道、正规药店购买药品,并保留销售凭证,不建议通过朋友圈等非正规渠道购买药品。若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还增加用药风险。每个人的体质、症状不同,所服用的药品也不完全相同。要按照医嘱、处方或者说明书对症服用,不建议相信网传的“吃药顺序图、囤药清单”等,也不要自行混搭吃药。同时,不要在无处方或无药学服务的情况下购买处方药。
即使是常见小病,或者长期使用的药品,往往也需要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是否维持或调整原有用药。购买药品后,要按说明书标明的贮藏条件保存药品,并按医嘱或用法用量服用药品,特别注意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出现有害反应或者导致伤害事件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遇到非法售药网站,或发现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违规情形,欢迎广大市民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举报,共同维护药品安全市场秩序。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指出,当前疫情还没结束,防控政策调整是优化而非放开,广大市民要履行防控责任,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同时,全省各地要坚决防止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简单化、“层层加码”和“一刀切”,要确保辖区零售药店正常营业,确保群众正常用药需求得到满足。
(原标题《广东药监:感冒药供应充足,大量囤药没必要》)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