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6日南澳鹿嘴山庄发现并放生了一条3米长、50斤重的巨蟒后,南澳辖区再次发现蟒蛇和三线蛇。南澳森林巡防队提醒市民游客注意安全,发现野生动物及时报警。
5月14日,南澳森林巡防队队员赖少业在新大石场附近巡逻时又发现一条重约10公斤的蟒蛇。据南澳森林巡防队叶聪洋队长介绍:该蟒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发现时正准备捕食石场周边居民养的鸡,所幸发现及时,未给居民造成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另外,5月13日,南澳水头沙东部酒店员工在酒店附近也捕到了一条三角线蛇,并交给了森林巡防队员。经体检,这两条蛇均未受伤,且十分生猛,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已于16日上午被带至青山脚下放归山林。
8557547448079347
据深圳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介绍,深圳气候潮湿温热,适合蛇类生存,2013年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启动了全市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初步查明,生活在深圳山林的蛇类一共有40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蛇。
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气候变化,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跃好动,民间有“七横八吊九缠树”的俗语,就是在描述7、8、9三个月蛇的兴奋状态。深圳的毒蛇主要有白唇竹叶青蛇、金环、银环、眼镜王蛇、眼镜蛇和红脖颈槽蛇。其中白唇竹叶青是最常见、伤人最多的。这种毒蛇的生活范围接近人类的居住地,体积较小,绿色的保护色善于隐蔽,猎物来源也广泛,并不爱主动攻击人类。南澳发现的三线蛇,以青蛙、丘蚓为食,无毒。
市民踏青郊游时应提前做好防备。在山野丛林地区行走,最好手提一根长木棍,边走边抽打周围的草木,大多数蛇类闻声会很快离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草惊蛇”。由于大部分蛇不会主动向人类发起进攻,所以,如果遇到蛇要镇静,不要惊慌乱动,大多数蛇都会自己避开离去。如不幸被毒蛇咬伤,应迅速进行早期自救处理(如清洗、排毒),同时拨打110或120求助。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