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上,2022第十二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在盐田会堂精彩呈现。
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玉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副主任邱文清、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军、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彭洁、盐田区文联主席姚银泽等领导嘉宾出席。
本届鱼灯节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盐田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承办,盐田区文化馆、盐田区中英街管理局商贸旅游服务办和盐田区沙溪沙头角鱼灯舞艺术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深圳市谛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鱼灯展示
鱼灯展示
在盐田会堂入口大厅中央位置,一组鱼灯艺术装置打卡点格外醒目,由来自沙头角鱼灯舞表演队珍藏的黄鳢角、青鲤、红鲤、沙棘、石斑等六条鱼灯舞表演中最重要的“明星”鱼灯和若干条小鱼灯组合而成,制作精巧、动态各异,灯光闪亮、栩栩如生,俨然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海底世界。
在观众接待区,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少量印有本届鱼灯节字样的镭射手提袋和沙头角鱼灯舞字样黄铜鱼型书签等精美文创小品。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此次仅仅设计制作了少量文创样品,一方面是想尝试对沙头角鱼灯舞的进一步活化利用,另一方面是想试探一下市民朋友是否喜欢,从现场效果来看还是具备了吸引眼球的潜力。在演出前到达会堂的观众,还可以通过舞台上LED大屏幕欣赏到新鲜出炉的获奖优秀宣传片《沙头角鱼灯舞少年说》,以青少年的新视角讲述沙头角鱼灯舞的保护传承的故事。
在盐田会堂入口大厅展墙上,主办方精心布置了《沙头角鱼灯舞专题展》,展览分为序、起源、传承、焕新等四个部分,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将鱼灯舞的故事娓娓道来。
记者看到不少观众在认真“读展”,详细了解沙头角鱼灯舞走过的悠久传承历程和在新时代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板介绍
沙头角鱼灯舞是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客家人祖先于清康熙年间创造的民间舞蹈,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不仅是海洋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客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还是深港两地源远流长、血浓于水的文化纽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下,各传承人和有关单位大力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成果,甚至“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平台上大放光彩,沙头角鱼灯舞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富有特色、具有影响的亮丽文化名片。
演出
演出
整场展演精挑细选了11项高品质的非遗节目,非遗味道十足。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此次非遗展演将为观众打造一台精彩纷呈的非遗“宴”,汇集了2项国家级、2项省级、3项市级、4项区级优秀非遗项目,涵盖古典礼乐、传统武术、粤剧、越剧经典折子戏、提线木偶、民间舞蹈等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优秀非遗节目。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进,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连接现代生活,焕发活力、绽放光彩,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深圳非遗力量,打造盐田非遗样板。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鱼跃鹏城 非遗焕新! 2022第十二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举行》)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范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