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台”“爱心台”“舒心台”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竹林社区根据党建标准化建设要求,近年来持续推进基层社区党群一体化的“三个平台”工作机制,为党在开展基层工作提供了新渠道、新模式,让社区居民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引领和推动基层社会建设健康发展。
以“四议两公开”搭“知心台”,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竹林社区针对辖区老党员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家庭多、残疾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诉求群体多的现实情况,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整合居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等多种议事形式,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党群议事会”。吸纳居委会、老年协会、社工组织和物业管理企业等驻社区单位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形成了诉求集中议论归口的议事大平台。2016年,根据社区党建标准化的统一要求,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形成议事、决事、监督、落实链条,使民生诉求议而能决、决而能办、议行合一,提高了社情民意收集、转办、反馈的效率,实现“我的社区我来建,我的社区我来管”的工作目标。
以党群服务中心搭“爱心台”,树立见物见事更要见人新理念。政府阶段性的临时帮扶、节日慰问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体生活状态,也不能有效缓解弱势群体的怨气。经分析,矛盾的源头更多来源于该群体感到缺少温暖和关注。竹林社区一方面借助“民生微实事”改善社区的硬件环境,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另一方面以居民的需要为努力方向,把街道社区、居委会、邻里互助会、社工、志愿者和驻社区企业等资源统筹整合起来,形成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资源丰厚的大平台。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动态救助帮扶组、社区服务组、未成年人德育组、文化服务组和企业服务组等组织架构,常年开设窗口,时时刻刻为社区和居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服务,多措并举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
以党群维稳调解搭“舒心台”,开创群众工作月明星灿新局面。竹林社区居住人口主要以原基建工程兵员工和家属为主,由于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自2005年以来越级上访、群访和闹访的情况不断发生。为扭转该局面,竹林社区党委自2010年以来变上访为下访,在社区建立党群维稳调解联席会平台,改变维稳工作穷于应对的被动局面。在每个党支部设立调解小组,建立调解员、民情员两支队伍,充分利用社区党员和居民积极分子人际关系熟、沟通渠道畅、共同语言多的特点,邻里纠纷及时化解、上访闹事相互劝慰、维稳信息及时反馈。群众气顺了,使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效化解,有效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