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快构建“三圈”城市消防治理体系,创造更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涂胜 文/图
2022-11-11 22:03

11月7日10时许,一场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拉开了2022年深圳消防宣传月的序幕。随着演练信号的发出,前海世茂大厦东南侧22楼窗户冒出滚滚浓烟,并伴有火光。此次演练模拟世茂大厦22楼电气线路短路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大厦内5000余人急需疏散转移。

深圳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深圳市火灾事故预案》,“一键式”调派69个作战单元、300名指战员,同时联动公安、应急、气象、医疗等11组应急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现场演练了精准指挥调度、无人机侦察、立体扑救、直升机索降、楼宇间绳索横渡等多个高难度科目,检验了101米登高平台消防车、高层建筑灭火无人机、侦察排烟机器人、消防智能头盔等高精尖设备作战效能,全面锻炼队伍处置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实战能力。

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在前海世茂大厦举行。

近年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直面超大型城市消防安全难题,加快构建以“五分钟消防救援圈”“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圈”“特殊行业消防救援圈”为核心的城市消防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深圳全面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真烟真火真提升——综合演练直面城市难题

超高层建筑具有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火灾荷载大的特点,一旦起火,火势蔓延迅速、高温浓烟聚集,给灭火救援带来极大挑战。目前,深圳共有超高层建筑(100米及以上)939栋,楼宇密度、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前列。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深圳消防加快科技强消、科技赋能,着力推进“消防救援圈”建设。

据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1月7日举行的前海世茂大厦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就是对“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圈”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在前期阶段,深圳消防紧抓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落实主管单位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大厦建设基础处置队和微型消防站。与此同时,深圳消防还打造了一个精准定位报警人的119报警平台,通过一键式调派就近警力前往现场处置。

深圳消防指战员通过直升机进入实战演练现场。

在前海世茂大厦灭火救援实战演练中,深圳消防的处置充满了“科技范”。例如,一个消防智能头盔便将通信、对讲呼叫、红外成像查找火源等功能集于一身,解决了消防员需要手持各类消防装备的问题。深圳消防还在此次演练中进一步探索消防机器人的应用。在世茂大厦22、33、55楼“着火点”,侦察、排烟、灭火等三种类型的机器人在消防指战员带领下,乘坐消防电梯前往“着火点”,并进入“着火现场”。灵便轻快、具有红外识别功能的四足机器人(机器狗)深入火场侦察,可同步传输火场信息给火场外的消防指挥员。

前海世茂大厦外,一辆辆消防车架起了“臂膀”,一架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顺丰总部大厦—世茂大厦—香江大厦高空绳索横渡格外吸睛。此次演练中,深圳消防投入1辆101米登高平台消防车、2辆78米举高喷射消防车,以及60多台泡沫水罐消防车。在通信保障任务中,深圳消防采用系留无人机搭载覆盖式的空间基站,进而加强作战空间(即世茂大厦周边)的整体信号。带有大载重功能的灭火无人机挂载10公斤或24公斤的干粉,或挂载泡沫、水带,对外墙进行喷射灭火。

实战演练中,深圳消防在前海世茂大厦—顺丰总部大厦高空进行绳索横渡。

约半小时后,“火灾”扑灭,世茂大厦5000多人疏散转移,深圳消防和各有关单位圆满完成了各项演练任务,充分展现出各部门联动应急处突的强大战斗力。据悉,在这次演练中,深圳还研究一些课题,包括人员疏散、高层供液、作战通信等。

打造“五分钟消防救援圈”灭火救援前哨站

在此次演练中,深圳消防调派了300名消防员参与救援。速度之快,得益于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在深圳市内或郊外,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几年多了许多“红房子”。这些不断增加的“红房子”其实是小型消防救援站,是深圳消防构建“五分钟消防救援圈”的一个缩影。

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一级消防站辖区面积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深圳市消防站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快节奏”,历史欠账较多。同时,随着深圳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多,城市交通道路拥堵,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大幅增加,严重影响灭火应急救援的效率。在消防站建设周期长、用地困难等情况下,小型消防站占地少、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迅速铺开,是弥补普通消防站不足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社区布点开展小型消防站建设,有利于尽快形成立体的网格化快速灭火救援体系。

举高喷射消防车、灭火无人机运用于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2017年5月,深圳出台《深圳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方案》,为全市小型消防站建设按下“快进键”。根据文件要求,一个社区应建设不少于一个小型消防站,社区面积较小、建设有消防中队、中队5分钟能到达该社区任意位置的可不另行设置小型消防站。此后,深圳消防聚力提升消防安全环境,加快推进小型消防站建设,目前已建成小型消防站414座、中心消防救援站76座,构建起火灾扑救“灭早、灭小、灭初起”的“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在维护社区消防安全和救助服务市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接到一起火警时,深圳消防指挥中心按照“一点着火、多点调派”原则,由小型消防站作为先驱力量,依靠临近着火点的区位优势先行出警,中心站则同步前往。深圳消防以报警点为圆心,首先查找1000米半径内的消防站,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以500米递进的方式逐层筛选圆周内的救援力量增援报警点,实现快速精准调派。

侦察机器人运用于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如今,414个小型消防站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红房子”。据悉,小型消防站还未在全市各社区完全覆盖,深圳消防将朝着一社区一站、五分钟全覆盖的目标迈进,如将从小型消防站的建设、装修、管理和消防员的训练、考核、作战能力提升方面,再次充实“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力量。

“一栋一策”“一业一策”织密消防安全网

即便打造了“五分钟消防救援圈”,超高层建筑及特殊行业的火灾或其他事故却未必能在快速出警中得到快速处置,原因在于超高层建筑和特殊行业的复杂特性。“五分钟消防救援圈”是全市救援力量的基础,深圳消防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再定制式打造“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圈”“特殊行业消防救援圈”。

深圳遍布高层楼宇,有的下带地铁,有的是纯商业楼,还有的附带裙楼、住宅等。为此,深圳消防围绕平安金融中心、京基100大厦、中国华润大厦、前海世茂大厦、壹方城等5栋超高层建筑展开调研,调取楼栋档案、周边救援力量建设、企业主体管理建设等情况,研究定制式派警模式,即一旦发生火警,立即依据前期制定的方案调派警力。

此外,在完善“五分钟消防救援圈”的基础上,深圳消防再对全市3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及油库、燃气管道等特种行业开展“一业一策”的定制式消防救援方案,即根据各危化品企业、油库的消防设施运行、重点部位管理等内容,分企业分类制定差异化消防管控措施,为各企业量身定制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防控指导方案、完善有针对性的灭火预案。

2022深圳消防宣传月启动。

当前,2022年消防宣传月如火如荼地开展,深圳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围绕“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主题部署开展了消防夜市嘉年华、百家企业联动打造深圳消防专属IP、线上消防主题手工报大赛、宣传月专题消防志愿活动、地铁有轨电车消防专列、消防站开放及直播打卡、无人机3D动态飞行灯光秀等活动,旨在增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帅表示,深圳消防将以此次演练和消防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应对处置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强化各领域消防安全宣传,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聚力“三圈”建设,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原标题《深圳加快构建“三圈”城市消防治理体系,创造更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涂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