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牌”廉评系统已监管167个项目 涉资金235亿余元

读特记者 刘秋伟
2017-09-19 08:12
摘要

记者9月18日从东莞市纪委获悉,由东莞市纪委牵头建设的东莞市政府投资工程廉情预警评估系统(以下简称 “廉评系统”)成效初显。

读特记者9月18日从东莞市纪委获悉,由东莞市纪委牵头建设的东莞市政府投资工程廉情预警评估系统(以下简称 “廉评系统”)成效初显。迄今为止,廉评系统共纳入市政府投资工程监管项目167个,涉及资金235亿多元,系统预警分布合理,已至少发出325条有效预警信息,对政府投资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了监督预警。

多个职能部门对接廉评系统

据广东省纪委数据,2010年以来,全国纪检和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工程建设领域案件占25%以上。当年,中央纪委将广东省列为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设试点。随后,广东省以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基础,开展廉评系统建设应用试点工作。

东莞作为全省廉评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市之一,从2015年下半年起,积极推进系统建设,依靠“制度+科技”,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的翅膀。

廉评系统针对政府投资工程从立项至结算全过程易发多发腐败的环节,分别设置基建程序、投资控制、招标投标、监督检查等四大类35个廉情指标。在廉情指标的设置方面,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比如,建设程序类包括程序逆行、程序遗漏,投资控制类包括预算核减率、设计变更增加造价,招标投标类包括中标概率、投标单位异常,监督检查类包括审议异常、投诉查实等关键性指标。根据廉情指标得分,可计算出项目的廉情指数,清晰掌握各项目和建设单位的廉政风险情况,并实时、自动、准确发出预警。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应用水平,东莞市纪委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将数据自动对接到该系统。目前,东莞市发改局、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东莞市规划局已完成自动对接,并通过系统自动上报数据。

对于无法实现自动上报数据的部门,东莞市纪委要求在审批完成之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数据;每月1日前,报送上个月的所有审批事项。如存在错报、漏报、不报、不按时报送的情况,以及造成错误预警的,应对各主管部门进行问责。

接下来,东莞市纪委将继续要求有条件的部门尽快完成系统的自动对接,提高数据上报准确率和完整性。

此外,从今年5月起,东莞市正式执行统一项目代码制度,将纳入系统监管的工程项目采用统一项目代码。目前,已有20个工程项目因此拿到了省级认证的“身份证”。

廉评系统已发布325条预警信息

据统计,廉评系统应用以来,各项重点指标,均有产生预警。在初核有效的325条预警信息中,程序规范类预警122条,投资控制类预警70条,招投标类预警133条,对政府投资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监督预警。市纪委将预警信息先交由各主管部门进行自查复核,自查复核无误后,根据省纪委统一指引进行相应处置,确保预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根据预警结果,以东莞市纪委监察局名义向存在基建程序缺失的建设单位发出《廉情评估提醒函》28份;向建设单位发出《红(橙)色预警告知书》26份,要求各单位认真整改并给予书面回复。

此外,结合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根据预警结果,东莞市纪检部门对20个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行业主管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开展谈话提醒,对4个项目的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存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初核。

系统升级纳入原因分析

建立反馈流程

为进一步推进东莞市廉评系统的建设应用,切实做好市政府投资工程的廉情预警评估工作和加强制度建设,东莞市纪委草拟了《东莞市政府投资工程廉情预警评估暂行办法》并着手向各镇街和市直各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为建立责任分明、互动协作的预警处置流程和机制以及进一步扩大廉评系统的使用范围,目前市纪委正积极开展二期系统建设以及选取部分镇街(园区)开展廉评系统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从而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领域廉情风险防控体系。

二期建设是在一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纳入预警原因分析及责任清单,建立反馈流程,进一步针对每一项预警,分析预警产生的原因,厘清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及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相应的责任,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预警,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所有的责任主体全部纳入“廉评系统”,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落实各个单位责任。

见习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