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地老年大学秋季学期招生开启后,一些学校的线下报名通道排起长龙,网络报名几分钟内名额全部被抢空。家住沈阳的刘阿姨调动全家齐上阵,最终还是没报上。“刷一下就满额,太火了。”她说。
作为由政府主导、强调公益性的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到,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老年大学。
老年人“抢”位入学
多位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这几年老年大学很火,每年都扩招,但因为小班教学等原因名额有限,常常“一座难求”。
“老年大学的开设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秘书长李春华说,举办老年大学需要具备适合老年人的教学场地、师资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等。
据了解,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有的归组织部门主管,有的属教育、民政、文化或老龄等部门(机构)主管,还有的为市场监管等部门审批,一般是“谁举办、谁管理,谁审批、谁负责”。由于管理部门不同,财政经费来源渠道也不相同,基本上谁主管谁投入。
老年大学规模有大有小,学员人数多的可达几万人。入学年龄通常在50岁至80岁之间,需提交相应材料注册报名,一般没有入学考试,普遍是选课学习,对毕业没有硬性要求和规定。课程主要包括音乐、书画、语言文化等,学制通常根据具体需求设置。老年大学收费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一门课多在几百元左右。
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说,老年大学满足了老年人学习、交友、娱乐等多种需求,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技能,还是社交的重要场所。
江苏常州的汪荣庆在老年大学报了书画、文学等课程,“活到老要学到老”;南京的刘阿姨学习舞蹈,弥补年轻时的缺憾;62岁的河北“空巢老人”李阿姨认识了新朋友,一起上课、一起买菜,不再孤单……
近年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政策不断出台。《“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文件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
数量不断增加,课程持续更新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老年大学(学校)数量约为7.6万所,比2017年增加了1.4万多所。
老年大学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有的建在百姓家门口。最近几年,江苏、湖北、山东等多地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了老年大学分校或教学点。
据悉,湖北黄冈计划年底实现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覆盖全市50%的乡镇(街道)和30%的村(社区)。福建厦门提出明年基本实现所有镇(街)和村(居)老年大学教学点全覆盖。山东德州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立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120个。
9月20日,南京雨花老年开放大学新林社区学习点挂牌成立。学员张阿姨很兴奋,“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
湖北英山县一处老年大学分校的负责人说,以前大家要去县里老年大学上课,路程远不方便,名额也有限制。现在乡镇设立了分校,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还根据具体需求开设课程,很多农村老年人坐到了书桌、课桌旁边。
此外,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
成都市老年大学推出无人机摄影课程,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上海市虹口区老年大学“上新”视频编辑课程,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增加“科技游学”班,带领老年学员参观科技企业、了解前沿科技知识。智能手机培训、防范金融诈骗等内容也在课表之中频频出现。
常州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课程贴合时代发展,实用性强,很受欢迎,通常是爆满的状态。
“以前大家调侃上的是老年艺校,现在已经不局限于‘琴棋书画’了。”常州老年大学的一位学员说。拍摄、修图、后期制作……老人们学习着电脑操作和视频剪辑,有的还当上了UP主,收获几十万粉丝。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老年大学进行线上教学,视频远程授课。“学习不受影响,还可以看回放。”天津市河西区老年大学学员赵志说。
多措并举助力老有所学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预计“十四五”时期,将突破3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老年大学容纳的学员数量只有千万人。
李春华表示,我国老年教育资源总供给不足,仍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应重点关注边远地区和县级及以下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情况。
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秘书长徐建设表示,城乡社区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应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下沉,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与社会组织、专业机构、高校等联动合作,拓展教学场地、壮大师资力量。
江阴老年大学文史外语家政保健系主任殷晓建议,用好在线教育平台,发展“互联网+”模式,把更多优质资源共享给乡镇老年人。同时培训乡镇线下辅导教师,以“双师”的形式来完成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老年教育业态蓬勃兴起,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也纷纷开设针对老年人的付费课程,有效增加了教育资源、扩展了教育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乘机实施诈骗等不法行为。
受访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以养生、保健、投资、收藏等名义开展的营利性讲座、培训的监管。老年群体及其子女也要提高警惕,谨慎选择学习机构。
(原标题《透视老年大学报名火热》)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