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个人家里都有这样一张床单?

新民晚报微信公众号
2022-10-17 20:25
摘要

盛放的牡丹,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材质……你家里有吗?

最近正逢换季时节

不少朋友都会换洗家里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床单!

近日

挂在热搜上的一个词条

#你肯定见过这个床单#

引发了广泛关注!

到底是什么床单如此自信?

点进一看,结果发现:

怎么这么眼熟?

图源:@中青网青小小

绽放的牡丹、艳丽的色彩、熟悉的材质......

你家里有吗?

网友表示:

“没点开词条

我脑子里都有它的样子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床单”

微博截图

这种款式花色颇为经典的床单

因为达到近乎“全国统一”的程度

被网友们称作“国民床单”

甚至还有自己的专属词条

那大家知道这条国民床单背后

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吗?

国民床单花纹背后藏着点“浪漫”

国民床单的身后是一家老牌国营企业——上海民光被单厂。我们所熟悉的以牡丹、月季或是凤凰、鸳鸯为主图的“四菜一汤”的床单式样,就是由他们开创的。

所谓“四菜一汤”,即类似一大花辅之四小花或叶片的图案式样。

其实,早在2014年,一部名为《牡丹》的央视纪录片中,就讲述了“国民床单”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还带着点爱情的浪漫色彩。

上海民光床单厂的设计师佴智渊,翻出30年来的工作笔记,为完成一项设计任务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纸张泛黄的笔记里,记录着佴智渊曾经的设计和思考,其中就有着“国民床单”的雏形。

“那是1985年的夏天,年轻的佴智渊身处热恋灵感迸发”,于是设计出了这个图样。

佴智渊向镜头展示了这条1985年的床单,据他介绍,当年民光厂的床单主系列以牡丹为主。

佴智渊回忆道,1985年前他还没有成家,当时他和他的恋人一人一张券才买到了这件床单。

这件印有牡丹图案的床单

当年一经面世

便创下了年销量上万条的纪录

在并不富裕的年代里

它是每个新娘期待的嫁妆!

当时网友们就不住感叹道:

这么多同款都是从哪儿来的?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很多商品都需要凭票购买,比如粮票、油票、肉票、布票,一家人一年里能拥有的布匹数量并不多。

普通家庭一年也就只有一次机会能购买床单,需求远大于供给,即使只有单一的品种,产品的销路根本不是问题,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买到已经十分高兴了,更不会介意与别人家“撞床单”。

所以,很多“全国统一”的物件就这样诞生了。

在民光床单的先锋作用下,各大国营厂商都开始纷纷效仿,以至于到了后来,在中国的各级城镇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这种民光“2465”床单,或者一张效仿民光“四菜一汤”样式的床单。

尽管是“无奈之选”,但不可否认的是,“国民床单”的质量还是令人津津乐道的,用了30多年也不会磨损或褪色。所以现在仍有许多家庭还在继续使用“国民床单”,有些善于持家的妈妈甚至把过时的床单当做包裹用,面积大且面料结实。

人们为什么总会想起这条床单?

其实这不是国民床单第一次“火”了。这款印有五颜六色花卉的棉质床单,早在2012年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一位网友发了条微博,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了,并配了张图。不料,几乎没人关注他那倒霉的耳机。相反,耳机下的床单——一条印有浅红牡丹花图案的老式棉布床单吸引了众人眼球,短短几天之内,该微博被转发超过3万多次。

此后关于国民床单的讨论

更是时不时地冲上热搜

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童年回忆浪潮

为什么人们总会想起这条床单?

这跟“集体记忆”有关

在人际乃至群际语境下,成员间会建立起某种关于记忆的共享知识体系,人们能够感知到这些记忆是群体成员之间才彼此知晓的,从而会产生一种共识感。

而这条老式床单

就承载着专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这个床单是我妈的嫁妆,舅舅当年托了很多人才买到。”

“这个床单质量超好,我家用了三十年,每年夏天都要铺上,巨舒服!”

“我和姐姐都是睡在这个床单上长大的……”

不同个体的故事里

却藏着相似的美好回忆

让怀旧情绪阵阵袭来

其实

“国民”款不只有床单

除了床单之外,还有很多!

比如:国民暖壶

图源:图虫创意

国民脸盆

图源:图虫创意

国民搪瓷杯

图源:图虫创意
还有国民毛毯、国民水壶……

它们每每被提起时

都会让人想起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前的那些

属于自己、家人和好友之间

的温馨故事

你家里有哪些“国民”款呢?

一起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原标题《时隔10年,又上热搜!你家一定也有!网友:我妈舍不得扔…》)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