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已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在此背景下,宠物经济市场达到数千亿规模,宠物行业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市场需求带动下,与宠物相关的职业也不断涌现:美团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宠物行业已衍生出遛狗员、宠物训导员等多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职业。
铲屎官铲出了千亿级市场,这也在意料之中。家里的猫猫狗狗吃点剩菜剩饭过日子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宠物市场高度“拟人化”,猫猫狗狗都被当成“家庭成员”来看待,宠溺得不行,特别是现在的Z世代,养宠成风,在宠物身上寄托了很多情感需求,宠物的情绪价值被深度挖掘和放大,宠物市场迅速做大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9月10日,市民参加“宠物嘉年华”活动。 新华社记者 赵婷婷 摄
“它经济”高歌猛进,围绕宠物发展起来的产业链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吃、用、病、葬都是生意。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闻风而动,百度、京东、阿里、抖音、B站、小红书等诸多企业纷纷布局宠物业务,有的做宠物电商、有的玩宠物内容、有的做宠物医疗,还有的做宠物服务,猫猫狗狗的生活被照顾得妥妥贴贴。
宠物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背后,源于供需两侧的动力充足。从需求侧看,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独居人群数量增加,与此同时,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同样热衷“吸猫撸狗”,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保持强劲,这些都将拉动宠物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从供给侧看,随着产业链的拉长拉升、细分市场的逐步增多,以及从业人员职业化的发展,宠物行业的供给结构也将不断优化升级。
此外,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推动下,宠物市场的供需匹配日渐完善。迅速增长的宠物消费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聚合与分发,推动了相关供给的增长,而优质的供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消费的旺盛。
任何一种消费形态,只要涉及到“情感”“情绪”,就马虎不了。许多消费者将宠物视如己出,情感上的深度连接促使他们追求更高品质的服务,甚至连“宠权”的概念都提出来了。但遗憾的是,当下的宠物服务能力却远远无法跟上消费者的需求。
以宠物食品为例,飞速发展之下,一些不规范的宠物食品品牌随意使用诱食剂、添加剂,原料以次充好,一些宠物食用猫粮、狗粮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对宠物主人来说,很多情况下也难以举证维权。
再以宠物医疗为例,乱收费、过度宣传、小病乱医等“乱象”也渐渐显露出来,为此相关部门发布了多项宠物医疗相关的规范、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乱象的发生。只不过想要根治乱收费的市场乱象,还需要制定高标准的行业准则,监管之路任重道远。
随着市场不断细分,赛道不断优化,行业不断升级,宠物行业衍生出遛狗员、宠物训导员等多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职业。这些新职业就业形式灵活,劳动者参与形式多样,既有全职工作岗位,也提供了大量兼职机会,对于扩大就业,推动宠物市场不断成熟,都有积极意义。
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宠物服务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比如动物医生,这需要通过扩大学校教育培训、职业培训等途径,提升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此外,既然是“职业”,围绕这种新兴职业的职业门槛、职业标准、职业评价、职业监管等的界定与管理,都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严肃考量。
在全球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宠物经济却能穿越周期,逆势而上,让人们看到“情感消费”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希望“它经济”在更加健全完善的制度环境下,行稳致远。用情至深的铲屎官们,情愿为宠物的精致生活买单,说到底也是为自己的美好生活买单。
(原标题《宠物市场“拟人化”,遛狗员也需要高素质呀 | 特评》)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