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福田规划建设要让城市融入自然

读特记者 赵新明 通讯员 朱雪友
2017-09-12 18:59
摘要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日前,由福田区城市更新局主办的《当城市遇上传统,当城市爱上传统——如何在城市设计中体现中国特色》系列研讨会召开。活动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社会发展、本土文化、传统国学研究的学者、专家和公众代表,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国际创新趋势入手,讨论深圳城市生活空间中的传统文化遗存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各种可能,探索在深圳这座现代城市在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有效途径。

据福田区城市更新局谢晖晖局长介绍,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要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稍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通知》中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主导地位,并且着重强调了城市规划需要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要传承历史文脉,要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对建筑设计的管理,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体现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又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还要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对建筑设计的管理,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体现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谢晖晖局长表示,深圳是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意味着深圳城市设计不仅会更多地向精品化、人文化迈进,还会不断发掘本土文化内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努力寻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得未来深圳城市面貌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福田区作为深圳中心区,面临着迫切的空间问题、高标准规划建设压力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需求,将全面推进功能活化,统筹产业、空间、规模结构,推动新一轮扩容、提质、升级,建成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和率先落实“四个全面”的首善之区,“十三五”期末建成高质量的全民小康社会。在空间上,福田将构建“一核二廊三带”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就是要提升福田中心区核心功能;“两廊”就是要优化以塘朗山、安托山、园博园、红树林为西翼,以笔架山、中心公园、福田河、深圳河福田段为东翼的“两廊”生态休闲功能;“三带”就是要构建南部深港合作新廊带、中部深南益田金融带、北部梅林新兴产业带三条产业引擎带。作为先锋深圳的首善之区,福田理应更好地发挥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设计优势,落实中央精神,在城市更新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担当和更好的表率。

福田区城市更新局此次召开系列座谈会,与社会各界共同梳理深圳本土传统文化,了解国际发展趋势,思考现实问题,探讨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策略,并鼓励建筑规划和设计从业者重新思考城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厘清城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立足传统文化,放眼国际城市发展建设趋势,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市设计的实践方法。系列座谈会后将集结与会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福田区的城市更新规划整理出一份严肃而具时效性、操作性的设计倡议导则。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通讯员 朱雪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