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广东省医疗保障局上线“广东民声热线”直播节目,向广大听众解读广东医疗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重点介绍“互联网+医保”服务举措,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该局通过直播节目向听众朋友发布了医保部门为方便参保人就医购药,大力推行的“互联网+医保”服务举措。一是支持参保人享受“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享受门诊特定病种保障的参保人,网上复诊的诊查费和药费,均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和结算范围。二是支持处方流转平台建设。将处方流转平台上配送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三是明确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复诊按线下普通门诊诊查费执行,实行线上线下诊查同价。四是积极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并不断拓展使用渠道。在微信、支付宝、粤省事等使用渠道的基础上,近期开通10家银行作为新渠道,提升参保人就医购药体验。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约2400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支付约220万笔,支付金额约2.7亿元。
为支持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大局,广东医保部门及时出台特殊医疗保障政策,放开医保目录限制,将确诊和疑似参保患者的住院、门诊医疗费用全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封顶线,按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同时,将新冠肺炎筛查对象在发热门诊CT检查的费用,以及“应检尽检”范围内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经特殊时期医疗保障政策综合保障后,确诊和确认疑似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90%,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广东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待遇保障处和广东省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参保人关注的异地就医、医保报销、大病报障、新冠病毒检测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医保电子凭证进行了详细介绍,就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并立即研究部署改进措施。
据悉,由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广东民声热线,是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安排省厅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倾听民声、解决民忧、改善民生的平台,是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粱。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