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治理消除黑臭水体(资料图)
从街道副书记走上深圳市宝安区环保水务局局长的新岗位,李育基在新岗位上虽然干的时间不足一年,但说起宝安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李育基用了三个特别来形容:“任务特别重、工作量特别大,压力也特别大。”按照要求,宝安区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建成区11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7月18日,深圳市委“黑臭水体治理”干部专项考核组正式进驻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宝安区,与治水干部同上“火线”,在工作一线、项目现场“贴身”考察识别干部。同时进驻的还有深圳市委“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干部专项考核组。
两个考核组进驻宝安,标志着深圳市委在“黑臭水体治理”及“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下简称“治水”及“查违”)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正式全面启动。截至目前,考核组在全市10个区(新区)及深圳市水务集团召开了11场专项考核动员会,实地走访了36条45段黑臭水体、4家水质净化厂及10个区(新区)74个街道的查违工作现场,较好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一根“指挥棒”和“两份名单”
此次在“治水”和“查违”两项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不仅由深圳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连考核工作方案也经由深圳市委常委会审定。
之所以选择 “治水”和“查违”两项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是因为这两项工作是目前深圳各项工作中的“硬骨头”:“治水”方面,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深圳全市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要在今年底消除黑臭。“查违”方面,截止去年年底,深圳全市违法建筑面积达4.19亿平方米。水体黑臭和违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毒瘤”。
干部考核向来被视为一根“指挥棒”。“ 就某项具体工作进行专门的跟踪式的干部考核,在深圳尚属首次,专项考核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励干部、推动工作,‘治水’‘查违’工作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时间跨度长,是关键时期对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在这两项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用介入法全程跟踪干部的表现,从中发现和选拔优秀干部,问责不敢担当、履职不力的干部,将树立起良好的用人导向,也是组织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深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这就意味着整个专项考核将形成两份“名单”,一份是表现优秀可以提拔的“名单”;一份是表现不好、甚至是需要问责的“名单”。
“一竿子插到底”和“细水长流”式考察
与以往不同,此次专项考核的考核对象打破传统的市管、区管干部的界限,实行“一竿子插到底”,具体而言包括各区(新区)政府(管委会)正职和分管副职;街道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市、区水务、环保、土地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各级部门的业务骨干。
据初步统计,目前各区各单位治水干部697人,查违干部984人,合计1416人(含治水查违交叉干部265人),其中正局级干部24人,副局级干部31人,正处级干部122人,副处级及以下干部1239人。“可以说所有参与治水、查违的干部都是考核对象,而且考核对象范围并非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动态调整。” 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专项考核不搞集中的“大会战”,来去一阵风,而是细水长流,功夫下在平时,体现一线督战和贴身考核,目标任务没有完成,考核就不会结束。考核组将按照“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即坚持考核干部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坚持事中介入与事后评价相结合、坚持以事察人与一贯表现相结合、坚持从严管理与正面激励相结合,并分成日常考核、绩效考核、综合考核等几个阶段。
“共同”考核和“贴身”考核
2017年5月20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举行黑臭水体治理千人誓师大会(资料图)
此次专项考核中,“治水”“查违”考核组里除了有市区组织人事部门的相关人员外,考虑到两项工作的专业性,来自市人居委、市水务局及市规土委等治水查违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也成为考核组的成员,全程参与考核工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考核与专项工作贴得更紧,考得更准、更实。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生态文明建设处处长张亚立就是其中一位,她说:“以前考核干部都是组织部门的事情,没想到今天自己也成为考核组的一员。虽然在以前的工作中跑一线、看河流、看治水也很多,但都是冲着事情去的,现在在考核组除了要看事,更要看人,专项考核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边学边干的过程。”
据了解,除了“共同考核”外,此次专项考核还体现了“贴身”考核的特点。以前干部考核更多的是谈谈话、投投票,但此次专项考核要求考核组要与治水查违干部同上“火线”,通过实地走访、驻点调研、广泛谈话等方式,到现场看干部干得到底怎么样,干得是不是漂亮,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掌握第一手的现场材料,近距离感受干部工作现状。
专项考核组成员、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干部刘斯亮说:“此次专项考核与以往很不同的是,这是一次全链条的‘跟踪考核’,从制定‘查违’计划到拆违现场,每个环节我们都会跟踪,查违干部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我们也同样面对。”
“画准像”和“送温暖”
深圳市宝安区上千人高举右手宣誓,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资料图)
“这次专项考核,是干部考核融入全市中心工作的创新尝试,与以前考核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做法没有经验可循,得摸着石头过河。但总的原则是以实务为导向,鼓励大胆创新,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把方法用好用足,力求多侧面、多角度识别干部,真正‘画准像’。”该负责人说。
为了“画准像”,考核组针对专项考核既考事又考人的特点,提出考核既要突出评价干部“成事”的结果,但也要注意干部“谋事、干事”的过程,不能只看“业绩”而不考察能力和付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敢担当、愿作为。为此,考核组将在治水查违工作中建立鼓励创新、失误的“保护清单”,对工作中敢啃硬骨头但受外部因素影响个别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干部,对积极承担急难险重工作出现个别失误的干部,对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触动少数人利益引发无理上访的干部,不作负面评价,不影响提拔使用。说白了就是考核组要成为在治水查违工作中敢担当、愿作为干部的坚强后盾和保障,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
上个月在龙华区大浪街道水源保护区拆违现场,龙华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局长欧国立“亲身体验”了“查违”专项考核组的“贴身”考核。说起专项考核,他说,虽然是违法建筑,但“查违”就是拆人家的房子,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次考核组能够来到一线、现场实地看看基层会碰到什么问题,遇到什么情况,同时也听听我们的心里话,知道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这让我们觉得很温暖、很欣慰,对今后的工作也是一种激励。
李育基在治水现场多次遇到专项考核组,他同样认为,专项考核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对在基层踏踏实实干事的干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这次考核是真打真、实打实,就看你平时怎么干,实际干了什么,导向性非常强”。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