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是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首日,在活动分论坛“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中,多位行业专家及学者就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此外会上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在绿色低碳发展到2020年的愿景目标,并明确将集珠三角九市之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走出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爱军在会上对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的水平及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他指出,针对当前环境气候问题相对突出的现状,珠三角地区应全面做好绿色低碳相关发展工作,打造出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新引擎,加快形成珠三角绿色发展新格局。“要在加快建设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引导培育绿色消费新方式,并携手港澳构建绿色低碳大湾区及城市群,完善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绿色领域的交流合作。”
“绿色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转型,但目前其转型的成本仍然较高,绿色低碳发展亟需成为新动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在会上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的能源形势。他指出,目前社会经济需求大幅减缓,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正在加速替代。“从国际层面来看,新兴经济体的作用现已非常重要,中国应扮演好‘绿色转型示范优先’的全球角色。”
王毅同时对珠三角城市群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应借助深圳国际低碳城平台,建议绿色低碳智能城市转型联盟,通过总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最佳实践,构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标准标杆体系,同时要发展绿色低碳金融,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绿色低碳价值链;此外可尝试探索建立大湾区及粤港澳区域碳市场。
会上,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了“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提出首先是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更加低碳高效,将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006万吨以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至0.457吨二氧化碳/万元;将珠三角地区的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提升超过85%,包括深圳在内的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并在这一期间率先推广碳普惠制,引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珠三角城市群将积极探索创新,走出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此外,记者从会上发布的《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评估报告》中了解到,深圳在低碳建设成效与强度两项排名中均位列榜首,并在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评价工作中表现突出,截至2016年底,深圳已有59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近5400万平方米,成为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见习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