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至13日,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鸡西市召开,黑龙江省将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到今年底建成5个智能化煤矿和20个以上智能化采掘示范工作面。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2020年11月召开了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省政府设立了智能化改造补助资金,连续3年拨付2亿元/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煤矿智能化改造,与1亿元/年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合并为煤矿安全改造及智能化改造补助资金。近年来,利用政府专项资金支持42个智能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8亿元,争取国补资金0.46亿元,带动煤矿企业投入13.2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特别是近两年共投入省补资金4.5亿元,用于煤矿智能化改造。
会议现场
按照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各级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大力推进,龙煤集团等国有煤矿企业全力组织实施,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共建成智能化煤矿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个,井下固定场所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岗位点363处,2处煤矿实现5G通讯入井。龙煤鸡西、鹤岗、双鸭山矿业公司基本实现了综采化,双鸭山东荣三矿改扩建项目引进“龙盾一号”盾构机,创出圆班掘进进尺16米的好成绩。全省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7.81%和94.41%,同比分别提高0.94%和0.04%。地方煤矿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开采,综采工作面达到了34个。坚持以自动化控制、无人化管理为方向,多处煤矿建立“无人值守、有人巡视”模式,推广集中或远程控制技术,一些煤矿实现了提升、供电、压风、排水、皮带、架空乘人等6个子系统集中控制、无人值守。多数煤矿建成了矿井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建成了自动化信息千兆工业以太环网和综合信息、安全监测、视频通讯监控网络,实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和各系统间无缝连接。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煤炭保供、项目建设、基础建设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今后,黑龙江省将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突出抓好灾害严重矿井智能化建设,龙煤集团对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优先规划、超前摆布,按时完成建设目标;13个冲击地压煤矿今年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突出抓好龙煤双鸭山东保卫矿和沈煤集团碱场煤矿一井这2个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全力打造可复制的“龙江样板”。
到2022年年底,全省冲击地压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到2025年,全省12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的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对地质条件复杂、难以实现全过程、全时态智能化的煤矿,也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局部生产系统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至少达到上述第一类的8项标准。
(原标题《黑龙江:5个智能化煤矿年底建成》)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