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求孩路异常艰辛 好不容易怀孕又突发“胎儿窘迫”症……

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文/图
2017-09-06 20:35
摘要

9月3日凌晨1点19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手术室,一个五斤七两红润活泼的男宝宝呱呱坠地,哭声嘹亮。躺在手术床上的新晋妈妈黄女士不禁流下了泪水,谢谢医生们救了她的孩子一命。

9月3日凌晨1点19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手术室,一个五斤七两红润活泼的男宝宝呱呱坠地,哭声嘹亮。躺在手术床上的新晋妈妈黄女士不禁流下了泪水,谢谢医生们救了她的孩子一命。

这是一位幸运的孩子 ,与死神擦身而过。

据了 ,黄女士多年不孕,近年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共做了三次试管婴儿。2014年,黄女士和先生借助试管婴儿技术一举成功,顺利怀孕,而且是双胎。全家人满心欢喜期待新生命的到来,却在孕21+周因为感染、胎膜早破发生了自然流产。

2016年,休养两年后的黄女士再次进行试管婴儿,才孕5+周就发生生化妊娠。求孩之路异常艰辛,但是,她没有放弃,2017年第三次做试管婴儿又成功怀孕。这次她并没返回家乡,而是选择在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进行安胎治疗。

在安胎过程中,黄女士再遇坎坷,被诊断为“宫内合并右侧输卵管妊娠”,也就是子宫内存在一个胚胎,输卵管内也存在一个胚胎,宫内孕合并宫外孕。存在于输卵管内的胚胎一旦破裂出血,将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早孕期黄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幸运的是,手术后在产科的护航下,宫内胎儿茁壮成长、发育良好。

此后,黄女士全家一致决定,整个孕期不回当地产检了,就在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和分娩。

孕期监测下的宝宝生长状况良好,然而,黄女士存在妊娠期糖尿病,使得原本就是高危产妇的黄妈妈面临更多不利因素。于是,医生和黄女士商量,在晚孕期采用定期产检配合远程胎监的“互联网+”产检模式。

远程胎监,可以让胎心监测工作在家进行,不但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路途劳累,最重要的是,还能随时随地监护胎心,将监测结果发送给产检医生,由产检医生判断结果后及时告知孕妇该如何行动。

9月2日,已经怀孕36周加4天的黄女士,晚饭后感觉胎动明显减少,谨慎的她开启了远程胎心监测,并将结果及时发送给医生,医生收到结果后立即查看,发现胎儿存在变异减速,胎心最低时仅85次/分,是正常胎心的一半,考虑“胎儿窘迫”,立刻通知黄女士急诊入院。

在治疗过程中,胎监多次显示胎心下降,频繁变异减速,最低至45次/分左右。考虑“胎儿窘迫”,如继续妊娠不排除胎死宫内等可能,医生建议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危重的病情,十万火急,黄女士及家属表示充分理解,为了挽救宝宝生命,要求急诊剖宫产。

9月3日,凌晨1点10分手术开始,9分钟后宝宝顺利出生,状况良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围产专科副主任陈慧表示,目前世界多个国家面临女性生育年龄后延,我国也不例外。根据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为26.29岁,2010年为28.18岁。伴随生育年龄的后延,不孕症、自然流产等问题日益突出,高危妊娠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包括试管婴儿受孕、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胎儿发育异常等。像黄女士这样既是试管受孕又是妊娠期糖尿病,就属于高危妊娠,易发生胎儿缺氧,甚至是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处理难点在于及早发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晚孕期,胎儿宫内监护的方法包括定期产检、胎动计数、B超、胎监等。其中胎动计数简便易行,若胎动计数≥6次/2小时为正常,<6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可能缺氧。临床常见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消失。建议准妈妈们,注意胎动的自测,一旦觉得有异常立即就诊,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