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7月13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中新知识城北起步区马头庄先秦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成果。
据悉,该遗址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两周时期墓葬65座,灰坑149个,柱洞272个,出土陶鼎、陶豆、陶器座、石铲、石环、玉玦等文物107件/套。
【同期】马头庄遗址考古队负责人 曹耀文
我们从2019年的12月一直开展到2020年的6月,发现了先秦时期遗存,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完成的发掘面积大概有2200平方米。发现的遗存大概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果按照绝对年代大概距今有4000多年,部分的话可能会晚到3600年,大概是夏商之际这样的一个年代。主要的遗存有遗迹、有墓葬、灰坑和柱洞。
【解说】目前,该考古发掘项目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记者了解到,两周时期遗存是本次考古发现最丰富的遗存,本次考古发现清理发掘一批灰坑、柱洞以及房址等遗迹,为研究两周时期古越人居住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同期】马头庄遗址考古队负责人 曹耀文
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在遗址发现了,这个时期(两周时期)人类生活相关的遗迹。出土的文物有原始瓷器, 陶器器形有豆、罐等,然后还有一些陶器的器作。很多都是与生活器皿相关的遗物,所以我们认为这里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两周时期的生活居址。
【解说】据了解,本次考古还发现了宋至清代墓葬4座,出土瓷碗、陶罐、铁矛等文物8件/套。
【同期】马头庄遗址考古队负责人 曹耀文
我们了解了一下周边的方志,还有他们的族谱,周边的村子的建村史最早大概就追溯到宋元时期。所以我们发现宋代到清代的这一批实物,为研究宋以来中新知识城片区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实物资料。
【解说】据悉,中新知识城所在的黄埔区位于广州历史城区以东,境内地势平缓、岗阜连绵,适宜人类生存。近年来,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和建设工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黄埔区中北部发现丰富的先秦时期文化遗存,极大地充实了广州地区先秦考古材料,为研究距今三四千年前环珠江口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面貌以及与周邻地区的互动交往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