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线上新平台,深圳发力新市民金融服务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2-05-16 17:20

“来了就是深圳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40年来深圳汇聚了一批批“新深圳人”。深圳新市民数量大,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意义重大。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建机制、促创新、优服务、提质效,努力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

普惠金融精准滴灌 促新市民创业就业

为保障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落地见效,深圳银保监局制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方案》,提出“四专四化”工作思路,即鼓励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激励机制、实施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实现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均等化、透明化和人性化。

聚焦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力促新市民创业就业。针对新市民创业就业融资缺信息、无抵押、融资贵等问题,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着力疏堵点、破难点、治痛点,以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新市民创业就业。疏堵点,辖内银行对新市民创业,以及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倾斜信贷资源,实现精准滴灌。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和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破难点,政府部门积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综合运用补偿、代偿、贴保、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辖内银行持续深化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批量担保、见保即贷业务模式,服务更多新市民客户创业就业。治痛点,探索开发新市民专属银行卡,合理减免账户使用相关费用。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服务收费、灵活设置还款期限等方式,降低新市民创业,以及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深化住房租赁业务创新,解决新市民安居需求。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探索住房租赁业务发展新路径,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助力增加房源供给。积极落实深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探索租金收益权业务创新,推动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助力深圳完成“十四五”期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的工作目标。

完善配套措施,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辖内银行认真落实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要求,维护新市民住房租赁合法权益。保险机构积极推广出租人责任险、承租人责任险等业务,支持长租市场发展。发挥金融力量,强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辖内银行积极对接深圳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优化新市民信用评估体系,合理满足新市民购房信贷需求,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针对新市民在来深、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购买家具、家电等消费信贷产品,探索推出新市民专属消费贷款产品。

创新试点创设平台 全方位服务新市民

为解决老年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辖内机构积极搭建“三化”适老金融服务体系。产品定制化。落地推广老年人专属金融IC卡——“智慧养老颐年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深圳特色项目。同时打造“特色养老网点”工程,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特色网点,设置爱心座椅、老花镜等适老用品。尊重老年人使用存折、存单等习惯,适当保留和完善人工服务。

助推保险创新试点落地,打造全方位新市民健康保障体系。聚焦重点人群,对新市民群体短期工、临时工较多的情况,积极参与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提供配套商业保险服务。聚焦重大疾病,持续推广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及深圳专属医疗险,有效服务新市民尤其是非深户新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聚焦重要领域,继续推广全市医保移动支付和异地结算,为实现全市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异地医保结算落地做好配套服务,满足新市民群体多样化就医需求。

此外,围绕新市民技能培训、子女教育、托育和学前教育三大重点,满足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金融服务需求。配合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管理工作,维护新市民的合法权益。加大支持保障促学有所教。辖内银行积极支持中小学校、幼儿园新改扩建,助力深圳百万学位建设计划实施。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学幼险、教育机构责任险等业务,服务新市民子女就学。

针对新市民金融知识相对欠缺的痛点,深圳银保监局积极组织辖内机构通过“三大平台”全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新市民群体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创设线上新平台。将在深圳政务信息平台探索设立“新市民服务专区”,搭建“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新市民服务一体化平台,为新市民了解政府政策和对接金融服务提供畅通渠道。

(原标题《创设线上新平台,深圳发力新市民金融服务》)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