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城中村小花朵的芭蕾梦
读特记者 白帆 张弛 李亦浩/摄影
2020-07-12 19:47

散落在深圳大都市的城中村是深圳异乡人的聚集地,在这里读书和生活的孩子们也有着不平凡的艺术梦想。公益组织深圳市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为这些孩子提供了走近梦想的机会,8年来帮助了许多拥有舞蹈梦的孩子登上了殿堂级舞台,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卫视演出,其中不少孩子考进了专业芭蕾舞学校,将来会走专业芭蕾舞道路。

2020年一开春,因为疫情的影响,孩子们不能回到校园上课,更谈不上接受小花朵芭蕾舞团的公益芭蕾舞训练课程了。6月中旬,广州市艺术学校在网络上公布了芭蕾舞专业的招生计划,艺术团创始人王亚珺团长排除万难,为孩子们能顺利参加学校的网络初试,安排了十天的集训,可喜的是有三个孩子通过初试,成功进入复试阶段。近日,王亚珺团长接受了晶报APP的独家专访,与记者分享了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关于爱、关于美的故事。

爱是一切的起点 也是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是由王亚珺女士创办并发起的公益组织, “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创立于二零一二年的七月三十日,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相关福利机构人士推荐了龙岗区平湖街道的民办学校新南小学,我们把在新南小学开设舞蹈课的第一天定为我们艺术团的创始日。”“那天下了特别大的雨,我们从市内赶过来,一路堵车,但到了学校门口,看到38个孩子在学校门口的屋檐下等待我们,我们几个成年人都流下了眼泪。”王亚珺成立艺术团的起因是她的女儿当时5岁,在学习芭蕾舞, “当时孩子在里面学习舞蹈,大人要花好多时间在外面陪着,那我就想能不能创立一个机构,让小孩放了学可以直接在学校学习艺术课程,深圳市福利彩票中心的公益人士为我们在暑期找到了这个学校。那时候,我第一次接触民办学校,和住在城中村中家境拮据的小孩。我刚来深圳发展的时候,就是住在城中村的,青春和梦想是在这里出发的。”因为王亚珺团长的城中村缘分,有了孩子后,把一切化作爱,决心为在城中村生活和读书的孩子提供艺术教育的机会。

做公益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团队,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支持。这些问题时常会发生,也是困扰着国内公益组织发展的问题。王亚珺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除了坚定的目标,还有心里的那份爱,“做公益要克服很多困难,我们的目标要特别明确,就想这些有艺术天分的孩子成才,我就想让他们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路。我们这八年来坚持在深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孩子,感动了所在区和街道办领导,学校校长,孩子的家长,变成一种传递爱的行动,期待帮助到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孩子。”

从业余到专业

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经历了一段从业余到专业的过程,“第一次招生大概有三十八个孩子,全部是上三年级、四年级的小女孩。我们在暑假对孩子们进行了培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后来在平湖凤凰社区舞台进行了表演。我们的芭蕾舞孩子在社区演出中十分亮眼,孩子们的服装还都是那种洋气的白色小蓬蓬裙,得到了跳广场舞的婆婆和阿姨们的热烈掌声,一次小小演出,给孩子们的内心种下了一颗很深的芭蕾梦种子。”经历了半年多的酝酿,在2013年的元旦,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在深圳大剧院举办了首场迎新年的芭蕾音乐会,二十八个孩子上台表演了四个芭蕾舞蹈节目,演出相当成功,全国的媒体通过这次活动知道了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纷纷前来采访报道。

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取得的教学成果也十分喜人,“我们联系了广州市艺术学校和中央芭蕾舞团舞蹈学校,让适龄的孩子去报考。我们当时选送了六十多个孩子,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被广州市艺术学校录取了七个。那个时候深南大道的北方大厦等大屏幕上到处可以看到我们的小花朵很美的形象。”“也就是说从二零一二年的创始经过一个业余的摸索,然后走进殿堂级的大剧院,我们对芭蕾舞也有了系统的、专业的认识。”孩子们能够进入专业学校学习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这个教学成果也证明了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公益模式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小花朵 大梦想

王亚珺团长认为孩子的艺术天赋跟家庭经济条件无关,来自于父母遗传,比如舞蹈和唱歌靠的是先天的基因。“生活在深圳城中村的人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他们的孩子当中就很多有这些天分的,我们如果注重培养,这些孩子将有和他们父母不一样的未来。如果社会的力量能关注到这些孩子,他们将来有可能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小花朵大梦想艺术团里挖掘出来许多具有可塑性的孩子,他们陆续成功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影射了一个家庭,王亚珺团长在做公益时不仅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也没有忽略对孩子家长的引导。“我们在东方学校也成立了一个小花朵家长学院,聘最有爱心的妈妈担任院长。小学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我一直在观察我的孩子成长,然后我再跟这些孩子的家长交流,经济状况影响了家长思维模式我也能理解,所以我觉得现在做公益项目,不仅仅要帮助孩子的成长,我们更要帮助他们父母改变思维方式,不能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就断送孩子的梦想。”

王亚珺团长特别爱惜孩子。这次参加集训的一位孩子,因为疫情影响已随父母回到了四川老家,但为了他能顺利参加广州市艺术学校的面试,王团长不仅为他买了回到深圳的机票,还帮助他回到原来的学校借读两周。“我觉得胡文博特别有潜力,看他那个长胳膊、长腿,经常脑洞大开,说起话来,特别懂事,确实是个小花朵芭蕾舞团的新闻发言人。这孩子就是那个未来的艺术人才。”这位小男孩原来有多动症,经过两年多的小花朵芭蕾舞团的专业训练,变得十分专注,眼神也十分迷人且坚定。在记者询问他即将去广州参加复试的心情时,他自信的说到:“我是特别相信我自己的,我觉得我一定能过,我也希望我的两个小伙伴能过。” 小小的孩子有大大的梦想,相信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孩子,让王亚珺团长坚定了一直做公益的决心。

这次集训的芭蕾舞教师阿依古丽也分享了她多年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我在2013年开始跟随王亚珺团长做公益教育,芭蕾舞蹈练起来是非常需要毅力的。因为大腿肌肉和筋就橡皮筋一样,要慢慢的拉开,特别是男孩子的腿筋比较硬,有时会很疼。我教他们练习舞蹈,压腿拉筋,疼得我心里也很难受,但我还是要坚持训练。看到他们能到大舞台上表演,考进艺术学校,将来有一技之长,我高兴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他们是我培养出来的学生,我跟他们在一起非常的开心、快乐。”

经济状况富裕的家庭学习芭蕾有可能是为了提升气质,但是对于来自城中村中有天分的孩子来说,如果走上专业道路,将来可能是芭蕾舞老师或是年轻的演员,这是未来能让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特长,也给家庭带来更大的希望。孩子们成长的背后不仅有王亚珺团长的坚持和各方力量的帮助,还有来自社会的满满的爱做支撑。小花朵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相信无论在哪,都无法阻挡他们散发光芒。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白帆 张弛 李亦浩/摄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