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区报的故事 | 我在特区报上开专栏,讲述深圳经济特区百姓生活状态
黄开林
2022-04-20 10:03

1985年,我刚调到深圳市宝安县委工作不久,一个周六的午后,我带着刚写好的两篇稿件,骑上老旧的红棉牌自行车,从宝安新县城向市区出发,去深圳特区报社投稿。

当年的路并不好走,几次掉了车链子,3个半钟头后才到达深南中路1号,当时的深圳特区报社门口。记得传达室一位中年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他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对我说:“感谢您骑车这么远来送稿,辛苦了!我等一会就把您的稿子送到有关部门的编辑手上,请放心。”

这是我第一次拜访经济特区的“传媒殿堂”,心里倍感温暖。3天后,我送去的两篇文章先后在《深圳特区报》二版发表了,包括一篇通讯《翻身乡新貌》(1985年10月7日)和一篇消息《宝安两农民养殖麻虾》(1985年10月13日)。

看到首次投稿的两篇习作成为《深圳特区报》繁体字竖排的铅字,学历不高的我非常激动,生出满满的自信心。于是,我更加努力细致采访,着迷一样写稿投稿。

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报》聘我为特约通讯员,我先后认识了报社的一批记者和编辑,傅清焕、原卿有、韩松、曾文经、王向同、谢华、杨红芳、许瑞银等老师,他们对我的写作“传帮带”,细心指导。

我按照他们提出的 “写改革开放重要题材、写群众关注的热点、写别人未写过的新事、下功夫磨练综合能力”的要求,勤学范文,扩大视野,提升思考和分析能力,刻苦训练文字功夫,写稿的成效逐步提高,每写一篇稿件几乎都能在媒体上发表。

1986年到1988年三年中,我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稿件、图片296篇(幅),其中,刊登在《深圳特区报》的就有219篇(幅),其中独立采写159篇,与记者合写60篇。当时只有4个版的《深圳特区报》,有时同日登出我的二三篇习作及照片。这不是说我写作水平很高,而是我认真按照《深圳特区报》的组稿要求来写稿的结果。当时宝安县委办公室为方便我采访写稿,还给我发了一张《特许采访证》。

1987年初,宝安县新县城民生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出现干部职工和居民吃早餐难的问题,县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的福如楼酒家每天早晨推出实惠的系列面包早点,很受群众欢迎。我采访后写了700字的《福如楼的面包》一文投稿,《深圳特区报》于6月16日二版发表,该文因说出群众关注的话题,引发了很大的反响,有数十位读者通过各种形式和我交流,甚至到了3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老宝安读者向我提及它。

1988年11月18日,《深圳特区报》以一个整版刊发了我近万字的报告文学《时代变奏曲》。文章报道了深圳几十万打工仔、打工妹的命运蜕变。文章发表后,我陆续收到读者来信45封,还有电影编剧来采访我,说要采用文中的一些细节。整版刊发通讯员稿件,在当时的《深圳特区报》还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从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深圳特区报》在周末版开设了我的专栏《五味橄榄》,每周一篇,每篇500-800字,讲述深圳经济特区百姓生活状态。专栏编辑谢华老师说,据他所知,《五味橄榄》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地市级以上报纸首次为通讯员开设的个人专栏。专栏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编辑部陆续收到读者点评的电话和来信,并于1995年2月25日、5月6日发表了2篇读者的点评文章。

为《深圳特区报》写稿,让我在写作上进步很大,先后出版了《涨潮大鹏湾》等3部专著;对我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也带来很大帮助,能很好地完成单位交办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和专题材料等公文写作任务。可以说,《深圳特区报》是我人生的大学院、大平台、发动机、加油站,令我终生难忘。

(原标题《我在特区报上开专栏》)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