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深圳星”成功飞天
读特记者 袁斯茹
2020-07-09 21:36

今晚,在银河系璀璨的满天星中,多了一颗“深圳造”卫星。

7月9日20时11分04秒,亚太6D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

△亚太6D卫星在西昌基地

据悉,亚太6D卫星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及其股东单位参与设计监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亚太星通董事长程广仁表示,“此次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的良好开端,也是对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献礼。”亚太6D将于今年9月开始提供对外服务。

据悉,9日晚,亚太6D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约25分钟飞行后,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星箭分离正常、太阳帆板一次展开正常。未来数天内,卫星还将完成数次变轨,并进行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天线展开,在完成整星在轨测试后,最终定点于134°E的服务轨位。

亚太6D卫星作为亚太星通的首发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也是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全配置首发星,还是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

据介绍,卫星设计寿命15年,共34路Ku频段前向转发器、10路Ka频段返向转发器,卫星可视范围信号全覆盖,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中国四大海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广泛的陆地和海洋区域。

此外,卫星配置90个Ku用户波束,8个Ka馈电波束,卫星通信容量50Gbps,单波束容量可达1Gbps以上,可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能够有效满足亚太地区飞机、船舶以及偏远地区高速上网、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亚太星通总裁李杰表示,“此次卫星所使用技术有力支撑了国产通信卫星性能和国内通信卫星产业的整体研制水平的大幅提升,代表了我国民商用通信卫星研制的最高水平。”

记者从亚太星通方面获悉,卫星在核准的任务序列号之外还可冠名,公司已提出申请,以项目建设地所在城市(城区)为准,将其命名为“深圳星”。

读特新闻+

科普视频:何为高通量卫星?

有效满足亚太地区飞机、船舶以及偏远地区高速上网需要

在我国,目前光纤宽带网和移动宽带网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地点及用户,但是网络覆盖仍旧有空缺,例如空中、海上、牧区、沙漠等。这些区域的网络覆盖,用地面网络的光纤是很难达到的,移动网络也难以覆盖。

目前我国的卫星宽带用户是以租用欧美、日本等国卫星为主,资费昂贵,普及困难,未来使用我国国产宽带通讯系统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首发星只是亚太星通全球组网的第一步,还将发射两至三颗卫星,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高通量宽带卫星通讯系统。

“深圳星”正是一颗针对光纤难以覆盖地区通讯需求的卫星,它可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能够有效满足亚太地区飞机、船舶以及偏远地区高速上网、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亚太星通总工程师宋振林介绍,该卫星通讯容量在国内是最大的,50Gbps相当于国内所有的通讯卫星的通讯流量总和。卫星在设计时调研了大量的飞机飞行线路和轮船航线的情况,在人流密集或者是航班密集的地区,将通信容量设置提高,它是全球第一个如此来设计的卫星,体现了深圳创新精神。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志恒介绍,在目前国际市场上高通量卫星是需求主流,几年以前用户们采购的还是传统卫星,但是由于高通量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采购高通量卫星,那么这颗卫星上天以后,一定会使更多的人看到中国航天的研制能力,也一定会助力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来开拓。

亚太星通董事长程广仁表示,“深圳星”标志着我国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的良好开端,必将对我国“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及“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有力支撑。未来,亚太星通将致力于在深圳打造一个卫星产业集群,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