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创板广东第一股,深圳光峰科技自上市以来就备受瞩目,尤其是与台达电子之间的专利维权更是引发关注。7月7日,科创板上市企业光峰科技(688007.SH)发布公告称,三起针对光峰科技“5225专利”的无效请求经相关部门审查决定维持专利有效。据光峰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审查决定进一步确认了光峰科技“5225专利”的有效权益。
据悉,“5225专利”系光峰科技所持有的“基于荧光粉提高光转换效率的光源结构”专利(专利号:200810065225.X)。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三份《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第45200、45198、45197号)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德浩科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魏群针对光峰科技“5225专利”分别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进行了审查,并作出了维持专利权有效的三项审查决定。
过往9起无效请求无一成功
据光峰介绍,“5225专利”是光峰科技拥有的ALPD®底层关键架构型技术的核心专利。自 2015年起,多方请求人针对“5225专利”先后提出多达9起无效宣告请求,其中,上述3个请求人累计提出4次无效宣告请求(德浩1次、魏群1次、台达电子2次(撤诉1次)),其他无效宣告请求经相关机构的决定、通知或裁决均维持光峰科技专利权有效。台达电子曾为广州德浩加工激光投影,而针对此项专利的3起无效宣告请求都源自台达电子。
专业人士指出,专利被提无效的次数越多,说明专利的“含金量”越高,凡是涉及该专利技术架构的企业都无法规避。“5225专利”被多方主体提出多起无效请求仍屹立不倒,证明了光峰科技这一核心专利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具有极强的牵制力。随着科创板的推出,国内很多拥有核心专利的科技企业,已经可以在国际化的平台上竞争。
据了解,光峰科技在遭遇专利“阻击”后,迅速做出反击,不仅应诉工作娴熟,且早早就在专利工作上未雨绸缪,长期从专利的角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随后也查阅了光峰科技过往的专利侵权纠纷诉讼史发现,凭借高含金量的“硬核专利”,光峰科技在专利维权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常胜将军”。其与日本卡西欧的诉讼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到最高人民法院,最后在达成和解。
据光峰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光峰还将通过多年积累的激光显示专利向台达发起诉讼,积极维权,更在美国弗吉尼亚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发起对台达的专利诉讼。“光峰科技的专利护城河远不止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LED高亮投影技术领域其同样拥有底层架构核心专利。”据悉,光峰旗下控股子公司峰米科技已于6月2日起诉成都极米科技两款核心微投产品专利侵权,索赔4500万元。
科创板助力“硬科技”保驾护航
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加强,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趋于常态化。过硬的专利技术,在关键时刻能够成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有力武器。专业人士分析,这种形式的专利诉讼,对于成长较快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将会日趋频繁。而对于专利、知识产权的相关诉讼也将成为高新企业进行市场布局、开拓、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科创型企业原有的投入周期和融资过程颇为漫长。在科创板出现后,一些成长中的优质科技企业也得以在国内上市,通过科创板融资让创新型科技公司有可成长发展的空间,借助科创板引“资本之水”帮助这些需要较长研发投入周期的硬核科技企业成长。科创板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认可,助力“硬科技”保驾护航。
基础专利被引证超400次,光峰的野心是中国版的“高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在全球范围内,光峰科技获授权专利908项。其中ALPD®技术架构专利作为荧光激光显示路线的基础专利,已在全球被引证达400多次。
知识产权作为科创类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成果保护措施,其重要价值显而易见。光峰科技优质的专利不仅可以对产品形成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是企业市场地位和市场信心的体现。
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光峰科技,在激光显示领域拥有数量和质量足够“硬核”的专利布局。光峰科技在专利布局上拥有超前的国际化视野,有效利用全球专利保护制度从容面对国内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上一争高低,光峰的“野心”是否旨在打造成为中国版的“高通”,这也让人拭目以待。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