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买的价值百元的化妆品,一打开却出现发霉变质;知名品牌的保湿面膜,使用后却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近日,大鹏警方在"飓风 2020 "打击食药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连续侦破多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共捣毁 4 个制假窝点,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 15 人,涉案金额累计达人民币 150 余万元。
网购"名牌"为假货?
大鹏警方重拳出击
今年 5 月,大鹏新区葵冲派出所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在某网店购买的名牌化妆品、洗护用品等存在包装不完整、产品发霉变质、使用后身体过敏等现象,怀疑商家以次充好。接到举报线索后,大鹏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展开调查。经查,该批产品已在网络平台销售达 1.2 万余件,金额达人民币 369000 余元。
警方发现,该网店销售的产品以洗护用品为主,犯罪嫌疑人先在广州某地批量进货,随后通过物流发至深圳龙岗进行网上销售,所有商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专案组民警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分局等执法部门在执法现场。
6 月 2 日,专案组民警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分局等执法部门,在龙岗区坂田街道将 3 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在其住处查获假冒某品牌化妆品一批,货值约人民币 20 余万元。
▲专案组成员在龙华区对另一售假案件展开收网行动。
6 月 17 日,专案组成员前往龙华区对另一售假案件展开收网行动,民警在某大厦办公点、存储仓库一举抓获出售假冒名牌护肤品(面膜)的违法犯罪嫌疑人 17 名,现场缴获疑似假冒产品一批,涉及品牌共 7 款,货值达人民币 100 余万元。
发霉槟榔以次充好?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今年 4 月,大鹏警方发现,在深圳盐田区、大鹏新区等地的一些便利店里,出现销售发霉槟榔的情况。民警经过深入调查掌握到,该批槟榔均批发自一名杨姓男子。根据线索,民警顺藤摸瓜找到杨某位于盐田区盐村某出租屋的住处,现场查获一批未包装的某品牌槟榔籽、槟榔奖券、包装袋,以及封口机两台。
▲发霉槟榔以次充好?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经讯问,杨某交代,他曾经在槟榔厂上班,了解到制售假冒品牌槟榔能够获取高额利润,于是通过网络低价购进槟榔包装袋,并用几年前从武汉带回来的槟榔包装机,将四处低价收购的槟榔(部分过期变质)重新包装再销售至便利店谋取利益。
经查明,该批槟榔销售范围从惠州市大亚湾区到深圳福田区、龙岗区、盐田区、大鹏新区等地,涉案金额达人民币 10 万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已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须索要正规发票,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需加倍留意,辨别真伪;发现制假售假的线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配合做好相关调查取证工作。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