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7月8日,是福田区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福田区人民政府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签约,在福田区中医院的基础上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5年来,医院的一些重大改革成果成为省内外先行示范,医院连续5年位居区属医院综合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第一名;医院的省市重点专科数量排名区属医院第一;医院的患者满意度排名区属医院第一;医院的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排在区属医院第一名;医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排在区属医院第一名;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多项举措排在区属医院第一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外景。
合作不到一年,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成为福田区属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三甲医院;合作两年多,成为全国首家五星级三甲中医院,也是深圳第一家公立五星级医院;合作三年,成为该大学的第六临床医学院;合作四年,荣获国家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合作五年,成立研究院(7月8日揭牌)。
五年来,通过实施三大改革五大创新,广中医深圳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施三大改革 引领医院进入换挡提速的快车道
率先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寻找医院发展的快捷键。福田区政府积极倡导与大学寻求紧密合作,经过充分调研,最终把合作的目标确定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并制定了区校合作战略规划。2015年7月8日双方签署协议,按照直属附属医院的模式,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这项重大改革创新模式成为全国直属附属医院模式的先行示范,开创了全国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的先河。这种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先后被惠州市、佛山顺德区、东莞市等多地学习和借鉴。
仝小林院士(前排中)“三名工程”代谢病团队。
率先实施办院模式改革,实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2015年,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院前治未病—院中治疗—院后康复”全链条发展模式,要求医生服务领域由“院中治疗”向“院前治未病”和“院后康复指导”延伸。这种办院模式的改革与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高度一致。2017年,医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五星级医生”概念,在中国首个医师节上首次在国内提出“五星级医生”标准,即医生要成为院前治未病的主导者、院中最佳诊疗方案的决策者、院后康复的指导者、教学科研的引领者、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医院改革办院模式,就争做五星级医生的目标提出一系列举措。几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健康促进医院、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单位。
大胆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快速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医院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提出了“全周期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成功标准,为不同类别的专业人员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进行全周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职称聘任和评先评优挂钩。五年来,医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拥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5人、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1人、博士56人,拥有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生导师5人、深圳市名优中医4人。医院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出台了学科带头人引进管理办法,并实施基于考核分级基础上的年薪制,从2016年起,医院先后从全国一流的三甲医院中引进学科带头人15名,引进业务骨干和实用人才320余人。此外,医院还柔性引进一些著名专家,在省内中医系统率先实行首席专家制度。近5年,先后从北京、广州等地引进11位首席专家,包括院士、国医大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省级名中医等。
实施五大创新 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
管理创新,激活医院发展的原动力。2016年医院通过三甲中医医院创建,2017年全院干部职工又开始了“追星之旅”,对标星级医院最好、最优、最高,补齐医院管理短板和服务短板。经过全院上下155天艰苦卓绝的努力,2018年5月,医院通过全国医院竞争力星级认证,成为我国首家通过星级认证的五星级中医院,也是深圳市第一家公立五星级医院。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益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考核转变。为此,医院启动了“精品医院建设工程”,实现了从精益项目启动,到精益体系构建,再到精品医院打造的三部曲。近三年,医院共启动95个质量改进项目,荣获包括亚洲质量大赛二等奖等国际、国家、省级奖项14项,2019年医院被国家卫健委授予“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
质量创新,坚守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医院把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放在医院发展的首位。五年来,通过内培外引,让各科室逐渐强大起来,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名中医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8项。市级以上重点专科从零起步,如今已发展到8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康复科获评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医院建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填补了广东省中医医疗系统空白。依托院士、首席科学家,制定了首个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推拿实践技术标准、推拿培训标准等3个国际标准。
学术创新,跟踪学科发展的最前沿。2016年,医院在全国中医系统率先开展了“国内名医名师讲坛”和“百场经方论坛”活动,开阔学术视野。五年来,共举办近百场讲座,主讲人包括陈可冀院士、石学敏院士、樊代明院士、吴以岭院士、仝小林院士、国医大师周岱翰、国医大师李佃贵、国医大师沈宝藩等。医院拥有国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副主委15人,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2人,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6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改课题2项,省、市级以上课题226项,学科建设水平在全市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2019年医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福田区医疗系统30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
服务创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医院倡导“亲情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着力建设有温度的医院。医院以问题和患者需求为导向,从服务流程着手,完善服务措施139项,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如高峰期患者取中药饮片的等待时间从120分钟缩短至28分钟,在手机上实现AI导诊服务,在手机上自助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医院还成立了中西医结合止痛团队、疼痛俱乐部,由超声、骨伤、麻醉、康复、护理等专科组成,在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精准治疗,探索新的止痛方案。医院由个体的疼痛症状止痛到多学科合作精准止痛,发展到如今的“无痛医院”建设。
文化创新,打造医院发展的软实力。自2015年启动“家园文化”建设以来,医院以“亲情、和睦、互助、感恩”为核心理念,构筑了8大“家园文化”体系,创作了院歌《我们的家园》和“我家好声音”“我家新成员”等一系列文化载体。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广中医深圳医院的“家园文化”基因已融入每个员工工作的各方面,医院先后获得深圳市先进职工之家、深圳市文明单位、深圳市先进职工之家红旗单位。医院还非常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推广,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提供咨政报告3份。
(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 刘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