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社论 | 春风里,我们一起向未来

晶报APP
2022-02-21 14:36
摘要

而今,北京冬奥已然落幕,但奥运精神永不落幕。让我们携手前行,一起追逐奥运精神;让我们在这春风里,一起向未来!

昨夜,中国红与冰雪蓝交相辉映。

2022年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场由“双奥之城”北京和“冰雪之城”张家口共同为全世界呈现的精彩绝伦的冰雪运动盛宴,完美落下帷幕。

回顾本届冬奥会,可谓收获满满。

它为中国带来了一次成功的主场外交。

包括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在内的近7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170位官方代表出席了北京冬奥会。这是两年来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政要、官员罕见的如此大规模的面对面聚会交流。

它让全球聚焦北京、聚焦中国。

仅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亿人次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电视转播,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北京冬奥会更是吸引超20亿人次的关注,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冬奥会。全球几十亿人通过电视、网络以及社交媒体,看见了真实的北京、真实的中国。

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代表团展现出的强劲实力。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仅仅收获1金6银2铜共计9枚奖牌。本届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收官,锁定了金牌榜第三名的位置。尤其在强势项目上,中国队的表现堪称完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达成,必将给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可以预期,在未来很多年里,我们的冬季运动竞技水平大上一个台阶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作为体育盛会,它还闪耀着令人难忘的科技之光。

据悉,这是一场“最科技”的冬奥会,共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有力支撑。

这里面,引人注目的是深圳科技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建设、运营、后勤保障的深圳科技企业超过30家,加上间接或合作参与的产业链配套供应商,保守估计上百家。

一大批深圳科技创新成果像“开派对”一般闪亮登场,全方位用于开幕式、赛事、基础设施、后勤、医疗防疫等领域,引发各国运动员、官员、记者的惊叹、点赞和传播。

它让世界看到了奥林匹克的凝聚力。

中国冰壶队和美国冰壶队的“礼尚往来”,成了北京冬奥会上的一段佳话。

团结与友谊,一直是奥林匹克的主旋律。本届冬奥会,世界各国(地区)因体育而相聚,运动健儿因冬奥而相拥,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不分彼此,“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成为永恒的主题。

它向世界呈现了中华文化的感召力。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个奇妙的时空中相遇,给这一届冬奥会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气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北京冬奥会上,处处都充满着丰富多彩的“中国风”元素,从冬奥吉祥物、冬奥体育图标到冬奥场馆的构思设计,再到奖牌、制服的精巧设计,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之美。全世界观众在观看冰雪赛事的同时,共同欣赏着中华文化的灵动与厚重。

……

而今,北京冬奥已然落幕,但奥运精神永不落幕。让我们携手前行,一起追逐奥运精神;让我们在这春风里,一起向未来!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APP)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