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首期开播,杨天德:深圳改变了我的收藏理念
晶报
2022-02-21 10: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杨天德为《聚光灯》节目送上他的出版社制作的影印版丢勒木刻版画画册。

七岁就涉足收藏领域,十几岁时便成为河南省多个专业收藏协会的会员,他是迄今为止东亚唯一一位德国藏书家协会会员。这个人就是旅德艺术史学者、藏书家、出版人杨天德。2月19日下午3点,晶报大文化直播节目《聚光灯》首期开播,杨天德作为节目首期嘉宾,与节目主持人、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展开对话,畅谈“我和深圳的藏书故事”。

杨天德曾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在深圳工作过、居住生活过,也深度参与和见证了深圳藏书圈的发展过往,他认为,深圳包罗万象的城市气质影响了他的收藏方向与理念,“深圳教会我的就是不断学习,每次来都发现它在学习进步”。

从深圳出发 用接纳的眼光看收藏

“我现在常想,当时如果一直在北京,那收藏方向和经历可能大有不同。”杨天德提到,在北京读大学时,他常常穿梭于北京各大书城寻找中文古书,但那时对古籍收藏涉及并不多。后来到深圳后,他发现深圳的文化氛围与北京有很大区别,在这里,他学会用接纳的眼光来看待收藏。这也为他后来在德国学习、工作期间扩大收藏领域奠定了基础。

2000年底,杨天德从深圳出发前往德国留学,这也是他涉足欧洲收藏领域的起点。“收藏一个地方的书籍、文化等,一定要有当地的特色。”带着这样的收藏思路,杨天德在收藏领域的思想和眼光悄然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四处搜罗、收藏欧洲古书。即使后来辗转于德国、深圳、北京做过多份工作,但自认为还是喜欢和书打交道的他,工作之余潜心收藏,自此一路朝着收藏的专业学术领域发展。

说到与德文古书及欧洲古籍的缘起,直播中还透露了这样一件趣事——原来杨天德在儿时抓周时就曾抓了一本德文版《小马过河》,但当时家人并未发现那是一本德文书。直到多年以后从德国留学回来整理东西时,才被杨天德发现。“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未来的我穿越回去放了这么一本书。”他笑言。

杨天德留学归国后,因为共同的兴趣牵引,在深圳书城工作时进入了深圳的藏书圈,也结识了一群藏书圈好友。从黄贝岭的古玩市场到深圳古籍书店和深圳书城的3楼古籍书架,再到东门博雅、尚书吧,这些承载着深圳文化记忆的地标,都是杨天德和藏书圈好友们的根据地。“深圳藏书圈最昌盛时博雅都坐不下。读者也比较感兴趣,古籍拿出来就想上手。”杨天德回忆,当时大家都会带着各自淘到的古籍第一时间和书友交流分享,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潜心学习收藏知识。

如今离开深圳已15年,杨天德原来熟悉的藏书圈书友聚会减少,但收藏并未停止,他也通过不同渠道结识着这个城市里的新书友。

深圳是座爱学习的城市

对于新鲜血液不断进入藏书圈,杨天德认为这在深圳并不算稀奇,因为深圳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有创意的人可能遍及各个角落。作为曾经熟悉深圳的人再次来到深圳,他表示,这座城市“是一座爱学习的城市”。“今天我坐地铁时看到一个广告,叫‘我们深圳爱学习’。这对我的触动特别深,大城市都很吸引人,但大家到了后都被同化了,很多年轻人都是漂着的。我看到深圳很多年轻人都爱学习,无论何时,大家都是学习的状态。”杨天德补充道:“深圳教会我的就是不断学习。每次来都发现它在学习进步。”而这也改变了他藏书的理念和方向。对此,胡洪侠也表示,学习即深圳,深圳即未来。

作为资深专业收藏家,被问到对新人做收藏有何建议时,杨天德表示,首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用着急定收藏方向,以他自己为例,每过两到三年,他都会更换一个藏书方向,逼自己学习与收藏相关的不同内容;其次,则是要有保留资料的意识。

直播最后,杨天德还为《聚光灯》节目送上他的出版社制作的影印版丢勒木刻版画,他希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国人认识。此外,他还赠送给主持人胡洪侠一枚德国藏书家协会的徽章,这枚徽章特意在深圳制作,也是深圳与德国藏书界的一个特殊联系。

【读特新闻+】

《聚光灯》

在世界聚光灯下讲好深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聚光灯》作为晶报全新重磅策划推出的大文化直播节目,将邀请泛文化领域学者、专家、行业领袖等嘉宾登场,在《聚光灯》下畅谈那些关于书籍、艺术、科技、文旅、元宇宙等话题,来一场思想的交锋,智慧的启迪。后续将有更多文化大咖汇聚于此,敬请期待。

(原标题《<聚光灯>首期开播,杨天德:深圳改变了我的收藏理念》)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