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但复杂的遗传背景一直制约着甘薯的研究。经过三年研究分析,由中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最新破解了甘薯的起源之谜。这一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植物》上。
甘薯基因组共有约4.4亿个碱基对,虽然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但解析多倍体基因组仍然面临着巨大障碍。日前,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中科院上海植生所联合德国科研团队,通过新育品种解析了甘薯的整个基因组,从而可以追溯整个甘薯的起源历史。
研究表明:在甘薯的90条染色体中,有3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二倍体祖先种,另外6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四倍体祖先种;约50万年前,二倍体祖先种和四倍体祖先种之间的一次种间杂交孕育了现在的重要作物,这一发现解决了甘薯起源的谜题。
专家介绍,通过目前及后续的研究,能够界定甘薯最初的“祖先”,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甘薯的近源野生种,提升常规育种进程,为甘薯的增产以及抗性育种提供更好的材料,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编辑 程思玮